肖青山问厨娘怎么准备粮食,至少50-60人半个月的口粮。厨娘不太懂比例,但是经验老道,心里预估了一个数量,就报给了县令大人。

厨娘退下去之后,肖青山和谢博渊看着粮食数量和银钱。有一点头疼,他俩好像都不太适合算这个。难道要再招一个账房嘛?

明佳看着爹爹和原伯伯的样子,直接走到书桌前,提笔算账:

县衙改造预算,一共是13两银子也就是文钱。

渠县粮价以及厨娘报的所需粮食储量:

黑面 200斤共计 2000文; 麦麸 100斤 共计300文 ;野菜 100斤 共计200文;

加水可以做成550斤饼子,大概2两一个饼子,这就是2750个饼子。

(我知道古代一斤是16两,但我算不明白,就默认一斤是10两。我的世界听我的(¬︿??¬☆))

预计每天60个人干活,每天300文工钱。15天工钱是4500文。

每个工人每天3个饼子,15天就是2700个饼子。

一共花费4500+2000+300+200=7000文

剩下5两的银子,要包含厨娘和厨房的费用,可能的材料费。

明佳把自己算的账拿给肖青山看,肖青山楞了,谢博渊也懵了。

肖青山是吃惊女儿的数算能力,再一次感慨,女儿一定随了她祖父。

谢博渊是震惊原来钱可以这么值钱。只需要7两银子就能让60个人干15天活,还能吃饱。他之前赏下人的银钱有些多啊!

明佳看着愣神的两个大人,最后说:“其实从村民手里收野菜可能2文钱一斤都可以,可以给工人加个凉菜,也给村里其他人一点点收入。”

最后,明佳实在忍不住了,提醒爹爹:“爹 你好想要赶紧找商家兑换一些铜钱,留着给工人发。而且要赶紧去买粮食,明天一早村民可就来了哦”

肖青山听完立刻反应过来,来不及夸奖女儿,摸了一下女儿的头,就匆忙离开找客栈掌柜去了。谢博渊拿过算账的纸张,认真看着。

小姑娘才开始学习写字,甚至控笔都是他教的。他知道小姑娘聪慧,看着稚嫩又熟悉的字体,谢博渊内心闪过无数个念头,最后也只剩一声叹息!

谢家以读书起家,百年间出过两任帝师,5位状元,多位令人称赞的学者大家。到了谢博渊父亲这一代,他父亲是长房嫡子读书却一般,反倒是二叔学问更好。

谢家有条不成文的规矩不中秀才,不成亲。后来,随着每一代人的积累,竟形成了长房想继承家主,结婚前就得考到举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