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马林所创的华夏部现在已经发展到二十多万人了,还在漠北广采煤铁,开办作坊,大量制作兵器农具等,还在漠北开垦了大量耕地?”林丹向身旁的一名问询道。

“是的大汗,”那名亲信应声答到。

“没想到一贯荒寒贫瘠的漠北竟然什么都有,不但有煤铁和金银,竟然连庄稼都种得出来!”

那名亲信接口道:“大汗!等将来咱们灭了建奴,再挥师漠北,马林那份家业还不都是您的,”听到亲信的阿谀之言,林丹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的春末,刚刚完成春播的北华众头领们齐聚都指挥使司衙门大堂议事。

来到北华已经两整年了,虽说已经站稳了脚跟,但发展的瓶颈却也出现了,北华地处漠北,气候恶劣,很多东西是自己不能出产的。比如布帛,两年前从开原带来的棉麻布料、丝绸等已经基本消耗尽。

但北华的气候又种不了棉花,更生产不了丝绸,周边的蒙古部落更加落后,就是想交换都没地方交换。

漠北蒙古各部的贵族头人们自己穿用的棉布丝绸,也都是高价从大明交换购买的,至于普通牧民,一辈子都是皮衣皮袍加身,穿丝绸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虽然华夏部也不缺皮张,但咱们华夏部是文明人呀?冬天冷时咱穿皮衣皮袍没问题,但大夏天时,总不能也像蒙古人那样被皮袍捂得浑身腥膻吧?

可是华夏部因为身份尴尬,暂时偏偏还不能和大明直接贸易,通过蒙古部落转手购进的各种棉麻丝绸的价格则是高得离谱。华夏部买不起不说,人家蒙古人还不愿意多卖呢!人家蒙古人也是好不容易从大明哪里搞来的,自家贵族老爷们还不够用呢。

今天北华都司的一众头领们商议的正是接洽朝廷的事情,从辽东出走已经两年多了,综合各种消息都可以确定,朝廷早已知晓了北华的情况。之所以到现在还没动静,也没翻脸,说明朝廷也在观望。吃不准北华的意图,怕自己先出牌了将来被动,又不想在没摸清底细前翻脸,给自己在北方再树一个敌人,估计现在也是在看情况而定。

刘源的意思就是,是时候向朝廷上报北华的事情了,咱不能先让朝廷给咱们找台阶,应该是咱们先给朝廷找好台阶。

“该是安派人回京请罪的时候了,咱们不能老这样困守漠北,就凭咱们这点儿人口,若没有朝廷的移民补充和互通有无,猴年马月才能壮大起来,至少我老刘是看不到那天了,接洽朝廷的事儿刻不容暖。倘若别人回去诸位不放心,怕把事情搞砸了,那咱家刘源就豁出去这条老命,回京去向皇上负荆请罪。”

“咱家本就是皇上的家奴,回去后皇上就是把咱家剐了,只要皇上能够消气,咱家这条命能够堵住众大臣的嘴。”

刘源缓了一口气接着说:“为了北华能够尽快壮大起来,也为了咱大明能在北方有个掣肘蒙古建奴的根据地,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制于北方,咱家就是丢了命也是值得的。”

刘源越说越多,竟有些慷慨激昂起来,众人听了都有些感动。

大多数人都赞同刘源接洽朝廷这个意见。毕竟毕竟在北华的汉人之中,除了一部分是土生土长的辽东汉人外,其余大多数都是关内出身。直至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家眷在内地,大家如何能不挂念?只有和朝廷的关系处理好了,才有可能和家人联系上,至少可以让家人知道自己没死,还活着。

刘源清了清嗓子,神色激动地继续说道:“咱家本就是个奴才,要不是因为镇守监军开原,咱家可能就是一辈子终老宫中的命,但正因为辽东战败,咱们不得已逃亡漠北,才让咱家看到了另一片天地,才觉得活着有了意义,有了盼头。”

马林、金台石、余化龙、布扬古、高贞以及何懋官等一众北华将领们听完刘源的意见,都频频赞同。

在部落会议上商定要接洽朝廷后,当天马林就和刘源俩人开始准备奏奏章的内容,两个人关起门忙活了几天,期间还把北华的几个高级将领们叫来参考,马爌也被叫来征询过几次意见,直到第四天,奏章才终于写好。

奏本是以马林和刘源两个人的名义写的,大致内容是:臣等万死,有负圣上重托,致使北路大军惨败,败退回开原后,建奴势大,开原已不可守,且归路被建奴堵死,臣等不得已,携军民百姓弃城北逃。幸赖圣上洪福,仰仗祖宗天威,军民用上下用命……

北迁两年来,总算在漠北有了点儿根基。昔时臣等新到漠北,立足未稳,前往京师路途遥远,其间还有蒙鞑阻隔,致使无法传音讯于朝廷,经两年经营,总算是南睦蒙鞑,东拒建奴,回京之途得以畅通,臣等二人不胜惶恐……

总之就是把这两年来所有的情况粉饰了一下,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找个借口和原因,完了又替朝廷考虑,认为他们现在占据的北华非常重要,朝廷万万不可轻言放弃云云。

马林和刘源还一再强调,他们如今据有漠北,是三代以降,咱们汉人第一次真正地立足漠北,经营得好的话,今后的北方边患会得以彻底解除,为祸中原的蒙鞑北虏则化为天子臣民,为我皇明的北方藩篱。把草原真正地变为汉地。且漠北地处建奴之北,又可以对建奴形成钳制之势等等。

完了又强调漠北可以产粮放牧,开矿建作坊,不劳朝廷耗费钱粮供给,只是漠北苦寒,棉麻丝帛皆不出产,所以此等物品要仰仗朝廷,但我们体谅朝廷艰辛,所有运往漠北的物品,皆按价给钱,不需朝廷靡费等等。

最后才不露声色地提到:迁到北华后不得已,仿照北方诸夷,给自己取了个部落名,为不忘根本,取名为华夏部,所居之地则命名为北华等等。

又为便于管理,臣等在未报朝廷的情况下,私封了一些官职,但所封官职皆仿大明例,官名等并无僭越之处云云……。

刘源原本是想自己亲自去京城上呈奏本并说明情况的,但马林和马爌考虑到刘源在北华的重要性,以及一路上可能的风险。更主要的是担心刘源回京后,万一被朝廷给扣押了,然后另换一名心腹太监来北华监军,以皇上的名义到处发号施令,北华听不听?不听你北华就是想谋反。听,那北华的大权就此算是被朝廷给收回了。

倘若真发生了这一幕,到时北华这边可就很夹脚了!

并且更换皇上想要更换监军太监非常容易,因为太监乃天子家奴,内阁以皇上的口吻更换监军太监,完全理直气壮,外人还不能置喙。

就一句皇上体谅刘公公年事已高,监军北华功高劳苦,着京城养老享福,就能把北华堵住得哑口无言。

这一番分析着实吓着了刘源,现在北华的日子多快活呀!刘源可不想后半辈子孤死宫中。

最后从何懋官的第二卫选派了一位新提拔不久,精明强干的卫指挥佥事带着一队精干的随从前往京城奏报。

这个指挥佥事名叫刘知远,也是山西人,秀才出身,奈何屡试不能中举,熬到了三十多岁,实在是家财耗尽,衣食都没了着落、没奈何才投军入了行伍。

不过刘知远到底是读书人出身,心思缜密,办事儿很有一套,很快就脱颖而出,入伍三年即超擢为千总,来北华后,办事也很得力,前番改制,第二卫何懋官那里人员单薄了些,就又升为卫指挥佥事。

马林和刘源两人思来想去,就他最合适,级别太低出使朝廷不合适,高级将领去了有风险,且北华的高级将领多为军伍出身,文化不高,谈吐方面容易出纰漏。

唯有这个刘知远口才不但口才好,又是读书人出身,希望到了京城时,读书人的身份多少能给他些许裨益。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