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觥筹交错,酒足饭饱之后。

王媒婆就问老丈人:“亲家公打算什么时候举办婚礼,可有选好日子?”

“就定在年底十一月二十四吧,这样大家都忙活完了有时间,人多也热闹一些。”

王媒婆算了一下,还有3个多月,考虑到双方的年纪,也可以了。

于是她转头问外婆:“罗嫂子觉得怎么样?”

外婆说:“都听亲家公的,就这么决定了。”

既然日子已经定下来了,众人起身告辞,老丈人一一送到路边。

外婆也起身,说:“那好,我就在十一月二十四,恭迎两位亲家大驾光临了。”

两位舅子把喝得晕晕乎乎的舅舅扶上拖拉机,大舅哥笑着说:“妹夫酒量不行啊,还得多练练。”

二舅哥:“哎呀,这才几杯就倒了。”

舅妈说:“下次,我再看到谁灌他,我就要他好看。”

“哟,还没嫁人就胳膊肘往外拐了?”

“要你管,我乐意不行啊?”

邻居又开着拖拉机突突突往回赶。

日历一天天翻过,外婆忙着去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婚礼,也忙着借钱筹备婚礼。

舅舅说:“妈,秋姑家不是开了一个批发零售的食品店吗?”

“可以去她家借一点,而且烟酒,饮料什么的都能便宜一些。到时候多退少补嘛。”

外婆说:“我怎么搞忘记了?嗨呀,这是典型的灯下黑啊。”

外婆于是来到秋姑家里。

她家离舅舅家200米左右,因为姑父跑运输,家境算是比较好的。

她儿子和媳妇也是才开店不久,所以外婆也没记起来。

跟秋姑说了舅舅结婚的事以后,秋姑说:“这是好事,我们能帮的一定帮忙。还差多少钱?”

外婆说:“按照一般的习俗办酒,还差900元左右。”

“那都不是事,等晚上我老公回来了,我就把钱送过来。”

外婆听了连连道谢,这下最大的问题也解决了!

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真是太感谢妹了,要不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呢!”

“自己家里人,说什么见外的话呢!”秋姑说道。

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更能让人体会到,人间自有真情在。

这就是雪中送炭啊!

外婆忍不住落泪了。

要是老头子不那样,哪里需要低三下四的去求人啊!

秋姑也想到了这一点,她拍拍外婆的背:“都过去了,日子还得往前看呢,你应该高兴才是。”

外婆点点头,眼泪却怎么都止不住。

晚上,秋姑丈夫也就是姑父回到家。

秋姑跟他说了这件事。

姑父说肯定要帮忙,罗嫂子一个人拉扯大5个娃不容易。

现在遇到难处来找我们,肯定是没办法了才来的。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

秋姑说还算你有良心。

秋姑拿了钱,连夜来外婆家里。

外婆家里大家正在看电视。

躺椅也做好了,外公也可以出来看看电视,要不总躺着看不到,心痒难熬啊。

外婆见到秋姑就要鞠躬,秋姑连忙让开:“嫂子这是做什么,折煞我了!”

外婆说:“谢谢你们肯伸出援手,我感激不尽哪!”

“不用,一家人不说俩家话。”秋姑又对外公说:“大哥放心,我们家尽全力支持,保证把婚礼办的热热闹闹的。”

外公说:“要不是我起不来,我都要给你行个大礼了,你家帮了我们大忙啦!”

“看你说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的。”

秋姑拿出了900块钱给外婆:“不够了再找我啊,可别不做声。”

“大恩不言谢,替我谢谢妹夫谢谢了。”

外婆眼眶红红的。

“都会好起来的。”秋姑说。

“还有,请婚车了没?我们可以帮忙。租个6辆车就行了。”

毕竟是过来人,知道的还是多一点。

外婆惊觉:“是啊,你不说还没想到这一步,多谢妹妹的提醒,不说我都忘记了。”

“那行,我让老公去联系车子。该有的咱也要有,妥妥的啊。”

舅舅也向秋姑行礼:“谢谢姑妈的援手,改天你们全家都要来啊!”

“”一定一定,大侄子无需多礼,我先在这里恭喜你了。”

“同喜同喜,谢谢啦。”

时间很快到了十一月二十四号。

舅舅家院子里搭起了架子,撑起了红布。

下面摆上了桌椅板凳,地上还铺了红地毯。

桌上铺着红色的桌布,摆着白酒,啤酒,崂山可乐,烟,碗和筷子。

还有花生米,瓜子,猫耳朵小花片,辣萝卜干等小吃。

堂屋门口摆着长条桌,上面都是泡好的热茶,供人饮用。

门口还有气球拱门。

门庭若市,宾客盈门。

锣鼓喧天,鼓乐齐鸣。

来一个客人就放一挂鞭炮,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鞭炮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院子角上摆上了几口大锅,帮厨师傅正在忙着洗菜切菜,淘米下锅,忙碌个不停。

空气中飘着饭香,菜香,鞭炮炸开的烟雾气息。

舅舅包了很多红包,1块的,2块的,5块的。

之后把红包打乱混在一起。

当婚车到达舅妈家时,果然俩个舅子把门关上不让进门。

舅舅穿着西装,脚穿皮鞋,胸前别着红花,头上打着摩丝,手里还拿着一束玫瑰花。

王媒婆笑吟吟的看着,看舅舅怎么办。

见此情景,舅舅开始往门缝里塞红包。

“哇,我抢到5块的红包!”

“2块的,再来一个吧!”

“一块...”

“又一个5块的!”

塞了十几个红包,大门终于打开了。

舅舅一个箭步往舅妈房间冲,二舅哥拼命阻挠。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