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战机。

翼展6.46米。

机身长度2.9米。

机身最厚处厚度0.54米。

从大小来看,云雀战机属于是小型战机。

特别研发的隐身涂层,使得云雀战机散发着灰黑色的金属光泽。

和B2轰炸机的气动布局类似,云雀的布局也属于飞翼式布局。

较为扁平的机身,和宽阔的机翼,让云雀战机看去有着别样的美感。

“97年8月27日,云雀战机的首次试飞试验。”

写完日期后,江远舟收起实验日志,拿起了早已研发好的战机控制器。

打开实验室的侧向大门。

加满燃料的云雀战机,在江远舟的控制下缓缓滑行,来到了龙防大的操场。

操场比较宽阔,正是江远舟选择的试飞地点。

虽然操场并不是合格的飞机跑道,但对于能够垂直起降的云雀战机来说,这都不算问题。

最后确认云雀战机状态良好后,江远舟退到了四十米开外,随后毫不迟疑地按下了启动按钮。

按钮落下,云雀战机尾部发动机的矢量喷口开始调整方向。同时机身前方的下盖打开,露出了里面的小型升力发动机。

当尾部的矢量喷口方向到正下方后,前后发动机同时启动。

在中控台精确的自动控制下,两台发动机配合完美,将云雀战机,从平地抬升离开了地面。

战机的起落架随之缓缓收回,隐藏在机体内部。

1m。

2m。

10m。

30m..

当云雀战机远离地面30m后,它也来到了最低的起飞高度。

再次调整矢量喷口位置。

加速!

冲向天空!

望着越飞越远的云雀战机,江远舟放下了遮挡阳光的手掌。

如果是研究所之类的大机构来搞试飞,会用雷达全程追踪战机位置,用来收集战机的飞行数据,有时甚至会找几架其他战机来伴飞监控。

江远舟没有这些条件,不过江远舟依然有别的办法来收集战机数据。

在云雀战机,装有几百枚传感器。

战机中控系统在控制自动飞行的同时,也会记录下战机的各种数据。

江远舟给云雀战机设定的飞行时间是一小时。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