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其坐下,胡昱询问道:“什么人都差清楚了吧?”
王成点头回答道:“查清楚了,里面除了二十三户人家是掖县王徐寨千户所来的逃奴外,剩下的都是潍县、昌邑各地起事失败逃来的佃农。”
王成经过这旬月,渐渐适应身上的职务,办起事来游刃有余。
“又是起事?”胡昱疑惑道。
王成笑道:“对,起事,与前些天讨来避难的一样,刚起事就被当地巡检司剿了。”
胡昱忍俊不禁道:“不管他什么原因来的,只要来了大同镇全收就成。”
接下来一段时间,基本每隔一两天时间,镇务院就会收到汇报,来人有多有少,多的百十来人,少的三三两两赶来,大同镇俨然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圣地存在。
又过几天,徐奎、杨达二人不负期望,领着浩浩荡荡数千人流民大队到大同镇。
这些人分为两部分安置,一小部分是将来落户大同治下,剩余的大部分将会跟随孤寡一类家庭,与胡昱一道去农场生活。
这么做的原因,自然是大同镇治下土地有限,同时农场内紧缺人手,需要大量人员。
一晃,时间再度过去旬月。
这一月时间,大同镇治下倒是风平浪静,官府也不见上门问罪。大同众人猜想可能是满清还未撤兵的缘故,使得官府忌惮,在这段时间不敢有大动作。
也是经月余忙碌,胡昱领着即将成为学堂先生的几人终于是将国学、数学两门启蒙所需课程编撰了出来。
不过吧,麻烦的是拼音、数学教学还离不开他。早教晚教都是交,他倒不觉得麻烦,等到教会一批,后面就轻松了。
这一月大同镇发生了很多事。
第一件事,是大同镇突然间名声大噪,源源不断的逃奴从各地奔向了大同镇。
这里面流民为主,其次是各地饱受盘剥的卫所农奴(卫所兵)、佃农等群体。
人人有衣穿、人人有房住、人人有饭吃、人人有地耕、人人平等。
废除加派、徭役、辽响、重赋。
试想,对于这帮过得暗无天日的群体,突然听到这档子事,怎么会没有吸引力。
甚至一些跟随商人的奴仆,听说了大同镇不允许畜奴、人人平等的政策后干脆赖在大同镇不走,请求落户到大同镇分地。
对于青壮加入,大同众人自然求之不得。
就这一月,许承德等人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每天都是领着人下到田间地头分田。
原来的公田,差不多被分出去两万多亩地,仅剩千来亩地。
算起来,单是落户地里的人家就有千余户家庭。
而这千余户家庭的加入,也为大同军注入大量新鲜血液,正式迈入两千人大关,新兵训练营也有数百人在忙着训练。
大同军编制提一级,由四哨扩编为四个旅,旅总依旧由四个哨长担任。
如今编制为队、卒、哨、旅。
‘旅’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军事编制单位,最早可追溯到夏王朝时期。
《左传》等史料记载,当时的田制以长宽十里之田为一‘成’,再划分为六十四‘井’,供五百七十六名耕者种植,如遇战事,就从耕者中挑选五百人组成一旅作战。
最为著名的典故就是‘少康中兴’,就是凭借‘有田一成,有众一旅’的基础来逐渐壮大自身势力,最后重新夺回了中央权力。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