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德元年冬十月,中沟萧家村。天气开始变冷了。
根据史书记载,这年的冬季朝廷还是比较忙的,瓦岗军首领李密降了又叛,凉王李轨反,窦建德败王须拔于幽州,秦王俘薛仁杲以献,高开道陷渔阳……。
李天成还在江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种菜养鸡。老祖爷爷答应的族田以及原来母子居住的草棚子附近的山坡子,全部利用起来。、下沟无主之地也派人找了,去圈了几百亩田地。
田里直接聚乙烯多功能长寿膜蔬菜大棚,晚用草被、草扇覆盖,每个大棚都编了号,从村里请了10几个村民看护,农业部果蔬组李一板等人负责。白菜、油麦菜、生菜、韭菜、空心菜、香菜、葱、卷心菜、海青、芹菜、萝卜、生姜、山药、蒜、茭白、冬瓜、丝瓜、苦瓜、黄瓜、西葫芦、南瓜、茄子、豇豆、扁豆、豌豆、蚕豆、四季豆、毛豆……空间商城平台可以在这个时代种植的种子全部安排。李天成怕种子不能发苗,又灌溉了加速类的泉水,用了最猛的第18级深绿色素,绝大多数蔬菜品种可以头天下苗、第二天就能收获。雇佣的村民是吓得不敢做声,以为是什么妖孽灾异。李一板解释了是大棚的温室效应和蔬菜种子的原因,村民才半信半疑地相信了。
草棚子也已复原了起来,作为禽畜养殖组的临时办公地点。靠近老山的半山朝南坡子,挖了十几个面积约1000平米的家禽家畜养殖场。一半在洞里,一半在外面的,冬天雨雪天就把家禽家畜赶到山洞里,平日放在外面散养。为了达到清洁生产要求、防止污染物导致家禽家畜发生疫情,禽畜养殖组储存了些改善类和治疗类泉水,掺在水里给禽畜喝。
家禽主要是鸡、鸭、鹅、鹌鹑、鸽子;家畜主要是猪、牛、羊、驴、兔。
靠近养殖场附近,果蔬种植组建了个临时的办公点,还搞起了菌类的养殖,品种有金针菇、平菇、香菇、杏鲍菇和木耳。种植的技术自然都是李天成提供的。
因为现在是冬天,暂时无法开展作业,所以粮食生产组和水产养殖组被抽调到江边和结冰的湖面钻冰捞捕,大岭湖没谈下来,只好去沟、下沟的一些无主之湖捕捞。
后世冬捕的纪录片,李天成看过几次,自然印象深刻。无非一是打眼,用攒子,先在一米左右的冰层每隔八九米凿一个冰眼,一网要凿几百个冰窟窿,打眼时,两人配合,一人打,一人舀冰碴子;二是走杆,走杆需要3人配合作业,1人拨杆、1人校杆、1人拉绳。“拨杆”就是用一个前面是U形长杆把冰层下、水面漂浮的“引线拉网杆”往前拨动,“校杆”就是校正方向,确保“引线拉网杆”沿着各眼连成的直线的方向前进,当然中间还要拐弯。“拉绳”就是拨杆的人把杆子拨动后,会揪出杆后面的细细的“引绳”,这时“拉绳”的人就会用钩子将“引绳”往出拽。三是起网,随着引绳木杆的前移并下鱼网后,鱼网在引绳的带动下慢慢向出网口方向移动。当鱼网的前部到达出网口后即换粗大的牵引绳,通过绞盘将鱼网拽出出网口。随着绞盘的转动鱼鱼会越来越多。最后当鱼网全部被绞盘拽出出网口后捕鱼过程基本结束。通过在厚厚的冰层下面“穿杆引线”,将渔网分左右两面向前牵引。两个杆后面的线牵引着渔网从下网口开始、在湖面画一个大圈,最终在出网口合拢。
李天成知道,后世龙窝湖是沟地区主要的水产养殖基地,于是两个组的主要重点在龙窝湖。就这冬捕的技术和渔网,同时代的人想和李家抢鱼获,简直是不可能的!
李天成又令交通运输组,赶了牛形机器狗的“牛车”,每日将蔬菜、禽畜等一趟趟地赶到县去卖。这机器狗是用遥控器操作驾驶的,可以调节速度,速度和后世的公交车差不多,所以这交通运输组一天可以往返县至少3次。拉到城里直接交给陈老爷的铺子,签了协议的,照单全收。萧道风在扬州也托人回来,一船船地蔬菜往金陵、扬州运。这大冬天的,哪里找的到绿色的蔬菜啊。妥妥的垄断生意!
等到农业部几个组,忙活了几个月的时间,李天成一看娘亲送过来的账目,松了口气:总算是有盈利了!
每周一晚,在三进“谦诚厅”的部门例会。李秀春和李天成听着各部门的汇报。
“…保安部已经把土电话和监控摄像头装好了,监控室也已经启用。暗哨目前重点监控方向是库房、大棚和养殖基地。本月共发现宅院外身份不明的外村人56人次,没有威胁。汇报完毕!”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