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种类也不一,有西汉的五铢钱、本朝的新五铢、更始五铢,还有王莽篡汉时铸造的货泉和大泉五十等等。

但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中的剪轮五铢和綖环五铢。

汉朝所用的五铢钱,大多是外圆内方,早期铸造的铜钱,一枚足重大概在8-9克,直径在2-3厘米之间。

但自从先帝-汉桓帝登基之后,他就开始想方设法的降低铸币所耗费的铜。

所谓的剪轮,就是把正常的铜钱的外围剪掉一圈,直径变得不足2厘米。

至于綖环,则是把原本外圆内方的铜钱,变为外圆、内也圆。

如此一来,同等数量的铜,自然就能铸造出比原来更多的铜钱了。

而且这两种铜币往往还铸工粗糙、铜质低劣,进一步降低了铸币的消耗。

汉桓帝固然是凭借这一招收敛了大量的财富,可当它们在社会上大量流通之后,苦的却是普通的百姓。

剪轮和綖环,都是被公认的劣钱,一枚往往只有2-3克重,购买能力要比正常的铜钱低上许多,甚至比同样是劣币的大泉五十等等更低一些。

偏偏各地的官员和土豪等等,在收钱的时候要那些正常的大钱,发钱的时候往往就发这种劣钱,他们同样在趁机搜刮民众的财富。

再加上土地兼并、人口增多、天灾导致的粮食减产和疫病流行等等一系列原因,黄巾起义的爆发,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因为很多普通的民众都已经活不下去了,只有起义,挥刀向富庶的豪族和官员,抢夺对方的粮食,他们方才有活下去的机会。

所以当看到这两种铜钱的时候,姬玉的心情也变得尤为复杂起来。

汉桓帝或许不是黄巾起义的根本原因,但他绝对算得上是推手之一。

甚至后来的董卓、曹操,以及以仁义著称的刘备等等,也都进行过类似的操作。

或许出身各不相同,可当身份和地位提高到了某种程度之后,作为统治阶级的他们,自然而然的就懂得搜刮民脂民膏了。

区别只在于,董卓是只要钱,完全不要脸了,刘备等等还多少会顾及一些颜面。

其次是数十匹绢布和丝帛,由于铜钱不易携带,所以很多时候都还保留着以物易物的习惯,这些绢布之类的,也算是硬通货了,价值相当不低。

倒是白银和黄金之类的很少,加起来也不过一小堆,大概能有个上千两吧。

由于开采和冶炼的技术还不够高,总量也不多,所以这两种贵重金属在这个年代,还不算是主要流通的货币。

最后是一些金属的酒具等器皿,一看到这里,姬玉就知道黄巾贼之前一定是打劫了某些土豪或官员之类的,普通的农夫家里可不会有这些玩意。

这么一大笔财富,多了不敢说,买两个县令之类的,应该是绰绰有余了,可以说有了这么一大笔横财,姬玉创建势力的计划,就可以正式开始了。

但现在让姬玉稍微有些发愁的是,到底该如何携带它们。

几百斤的重量,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倒不算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可这个体积就太碍事了,他不可能背着几个大箱子去打架啊...

想了想,姬玉又找到了红晶。

师从左慈的她,既然懂得传送类的空间法术,说不定也能有些解决之道。

正在烤肉的红晶,闻言也略微有些为难,她摇了摇一个小巧玲珑的翠玉葫芦:

“师父传授了我这件宝物,用来收纳符咒,金银和绢布没问题,但这些铜钱的数量有些太多了...”

姬玉点点头:“无妨,我会把它们背下山去,先分给附近的百姓一些,如果还有剩余,就在周边招募一些义勇,与我共抗黄巾。”

他已经决定前往战场,继续与黄巾军为敌,但只身前往和身后跟着百八十名义勇军,显然是会有所不同的。

姬玉也没打算真的让那些义勇军奋勇杀敌什么,除了给自己撑点气势,姬玉也只是想要趁机锻炼一下自己的指挥能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