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卡国的种子也是粉色的包衣,就有800公斤的产量,那这红色包衣的种子是不是得有1000多公斤以啊?”

一位留着寸头的中年人喃喃出生声,满眼都是不敢置信。

“林建设研发出的种子,居然有红色的包衣,这种品质足以碾压美丽卡国啊!”

看着农科院的天之骄子们,都露出了震撼的神情,刘教授想起了他在林建设家时的震撼。

和他们是一模一样的。

一位研究人员提问道:“刘教授,这种种子的外置结构我们就不用多说了,您直接告诉我们他能亩产多少吧?”

在座的都是科研人员,对于包衣的原理他们都懂,没必要过多解释。

刘教授点了点头,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4000公斤!”

会议室里沉默了,大概有30秒钟随后就沸腾了。

“什么,亩产4000公斤?前段时间有一位德高望众的老教授不是才刚说过,我们研究的方向在突破1000公斤吗?一下子就出来4000公斤?还是已经实现了的?”

“这个林建设到底是谁?为什么能研究出这种超级基因种子?”

“再也不用看美利卡国的脸色了,我们的粮食安全有保障了。”

这个时候,一位科研人员颇为冷静的问道:“刘教授,亩产4000公斤的种子应该不好研发吧,那位林建设同志培育出了多少种子?是不是要我们分组培育?”

他这么一说,大家也都意识到了问题。

越是好东西越难研发。

在场的科研人员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刘教授身,优秀的种子培育出来自然是需要实验的。

他们都想参与进来,有点担心分配不到实验用的培育种子。

迎着众人的目光,刘教授说道:“这也是我要说的事情,林建设同志研发出来的种子需要我们近期做实验,需要模拟温室环境,待会儿会把大家分组,所有人都参与进来。”

“每个小组的种子都在一公斤左右!”

科研人员们在听到刘教授肯定的回答后,都是点了点头,眼中露出欣喜的神色。

能够为人民服务解决粮食难题,参与这种划时代意义的种子培育实验,这样的机会可不多。

一位科研人员表态:“我们争取在今年冬天就把种子培育成功,明年将种子大规模的繁衍下来,后年就可以开启种植!”

另一位科研人员也忍不住发言:“我们组也不甘落后,肯定会发挥出自己的全利,不影响种花家的粮食生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