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几成把握?”崇祯索性席地而坐,问朱慈烺道。
太子今天的表现,让他看到了大明中兴、重整河山的希望。
“五成。”
朱慈烺老老实实地回答,他不指望带着一群临时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就绝对能突围而出。
虽说知道历史走向,但一来不知道自己的出现会不会造成蝴蝶效应,历史偏离它本来的面目;二来战场上刀兵无眼,就算自己算准了一切,但一颗打偏了的流弹,就能让这一切化为乌有。
“只有五成?”崇祯一皱眉,但随后又舒展开来,总比没有好。
“你还有什么要求?”此刻的崇祯,身上褪去了帝王的光环,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父爱如山,他恨不得将自己的所有奉献给孩子们。
朱慈烺凑近崇祯耳边,父子二人耳语几句,随后,二人带着王承恩进入坤宁宫内,约莫两柱香的功夫才出来。
一个时辰后,派去报信的太监陆续回来了,身后跟着一群群的文武官员和士兵,还有不少手拿木棍、锄头的百姓。
朱慈烺粗粗点了一下,奉诏来援的居然有将近两千人,其中大约有1000名可堪一战的士兵,步骑各半,由一名叫孙应元的参将统领。
孙应元···听着有点熟悉啊。朱慈烺略一思索,猛然反应过来,孙应元!大明朝最后一只精锐禁军——勇卫营的统领,足智多谋,勇武过人,可他不是在崇祯十五年战死在罗山了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看来,自己的出现真的扰乱了历史的真实走向,但还不知道程度有多深。
在崇祯帝温和的注视下,朱慈烺拱手行礼:“值此国破家亡之际,众卿能率部来援,实乃我大明朝之柱石。城破就在这一时三刻,为保我大明国祚,以待日后徐徐图之,父皇决定由我率领众卿突围,到留都再造大明”!
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留在城内肯定是死,在场众人也早已抱定必死之心,但突围尚且能有一线生机,何乐而不为?
众人纷纷表示愿随太子殿下突围,效死不旋踵之力。朱慈烺抬头看了看太阳,已日上三竿,不能再等了,便果断下令:“为保突围成功,此去只要骑兵。慈烺斗胆,请步军将士留在城内,与闯贼血战到底”!
人群骚动起来,崇祯唤来王承恩耳语几句,王承恩不住点头,走上前来尖着嗓子大声说:“万岁爷懿旨,留在城内的臣工登记造册,官升三级,世袭罔替。百姓赐官身,荫一子”。
最有效的激励永远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对于在场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是固守还是突围,都逃不过一个死字,既然能为子孙后代争来利益,何乐而不为呢?
很快,朱慈烺挑选出了四百精骑,这是大明帝国勇卫营最后的精锐,人人久经战阵,有以一当十之勇。除此之外还有几十名尚堪一战的勋贵文臣,以及他们的三百多名家丁,皆自备马匹。
朱慈烺跨上战马,扫视了一眼自己身后森森然的骑兵方阵,定王、永王和长平公主也被三名十夫长架上了马,牢牢捆在马鞍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