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通河的码头,漕运船只横七竖八停在水面,舰舸首位相连,蔚为壮观。

明朝的内陆河运系统已经很发达了,水之利很是丰厚。

码头,穿着粗布短衫的精装汉子多不胜数。

一处凉棚内,身着皂服的吏目正在给老百姓发放工钱。

然而他们发的却不是银子,更不是洪武通宝,而是大明宝钞。

累了一天的苦力祈求着官府可否发放小平钱,却被官府以民间不得私自拒绝宝钞给拒绝了。

苦力小民只能无奈的摇头叹息,接受了这贬值极快的宝钞。

价值三百文的宝钞是他们一日的劳动成果,但折成小平钱的话,顶多也就折二折三的样子。

也就是说,他们实际能用宝钞换到的小平钱,不过六十文到九十文钱,甚至更低。

朱厚照面色羞愧的通红一片。

吏,是他朱家的吏,漕运衙门,也是他朱家的衙门,他们执行的律法也正确,但最终无奈唉声叹息的只有平头老百姓。

天下间的小事汇聚在一起就是大事。

这些看似不起眼甚至都不会让朱紫高官关注的民生百态,却被苏策带着让皇太子尽收于眼。

朱厚照现在也明白了老百姓小民的无奈,宝钞之害可见一斑。

其实大明最初发行宝钞的目的自然是好的,弘治百官执行宝钞的公信力初衷也是好的。

究竟那个环节出问题,恐怕大明的高官都未必清楚。

下面的小吏当然知道宝钞的价值很低,朝廷发放下来的财政预算,他们将小平钱留在了自己衙门,供给他们自己的俸禄开支,却将贬值极快的宝钞,名正言顺的给了百姓。

因为这是大明律法规定的,百姓不得拒绝宝钞,最终含泪吞噬后果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苏策看着一脸羞赧惭愧的朱厚照,问道:“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老百姓不愿意接官府的活了吗?”

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折射出来的问题很大。

漕运码头尚且如此,工部若是招标大工程项目,哪个百姓愿意接朝廷的活?哪个商人敢接朝廷的工程项目?

朱厚照轻轻舒口气,声若蚊呐的道:“明白了。”

每一项政策执行下来,都会有漏洞,朝廷百官不能只管制定政策,却不去看看执行情况。

即便再好的初衷政策,下发下来,老百姓十分满意,始终才是考核这项政策好坏的最终标的。

“策弟,你会不会对朝廷很失望啊?”

朱厚照小心翼翼的说道。

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起,朱厚照开始重视苏策,他也开始重视这个国家的好坏。

他越来越有责任心,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喜欢玩闹的皇太子。

苏策如此病重之躯,都在关注着民间百态,关注着大明江山,希冀着大明江山便好。

他这个未来的一国之主,有什么理由不关注?

朱厚照渐渐的也发现,原来力所能及的为百姓做点好事,实事,也是具备一种成就感的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