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经快到酉时。

马上就可以画酉了。

早上点卯,下午画酉。

相当于现代的打卡上下班。

早上上班之时,称为点卯。

下午下班之际,称为画酉。

马上就要下班了,吏房周司吏也不想继续和胡锋纠缠,他道:

“胡教谕!

您毕竟刚来不久,对于县学里的一切,都很陌生。

在下的意见是,老教谕将县学治理得很好,他留下来的摊子,也都是个个能干的。

您要是随意动县学里的人,是会出大乱子的。”

“周司吏,你这是什么意思?”

胡锋性格再沉稳,听到姓周的这话,也都被气得够呛。

“胡教谕,您别见怪,我老周这人是对事不对人。

我看您还是回去和两位训导商量一下,如果你们县学里的三位教官都同意动杨膳夫。

那么我老周肯定会照办的。”

胡锋冷笑一声,他知道继续纠缠也没什么用了。

于是转身离开。

周司吏看见胡锋离开了,嘴角流露出一丝嘲讽,小声道: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才刚刚来,就迫不及待的搅风搅雨。”

——

而胡锋要求吏房开除县学火房杨膳夫,却被户房司吏当场拒绝的事,很快就传到了杨膳夫的耳朵里。

对此,杨膳夫却是毫不意外。

虽然他只是个小人物,但他却是铁杆的典史一系的人。

平常时候,没少和周司吏这些人往来。

而胡锋呢?

却是个外人。

熟近熟远,熟亲熟疏,这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周司吏当然要维护他。

他笑胡锋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敢动他。

他对火房里其他杂役道:

“事情没完呢!

姓胡的不是想保住那几个生员的廪膳银吗?

杨训导已经发话了,那几个生员品德低劣,应该开除县学。

我倒是想看看,等那几个生员被开除了。

这姓胡的还有什么脸面在县学。”

周围那些杂役,听到这话,心中都叹息一声。

——

就像杨膳夫说的那样,杨涛连夜来到县衙,亲自拜访县衙李典史。

李典史住在典史衙,位于县衙后部中轴线的左侧。

这里,守卫森严。

巡逻的禁子每隔百步就有几人。

一般人是进不来的。

而杨涛因为是李典史的心腹之一,所以他常年出入于此地。

那些禁子们,都认识他,所以他可以畅行无阻。

对此,他也十分只好,挺起胸膛,得意洋洋。

他拎着买来的礼品,进入典史衙,大概过了两刻钟,又走了出来。

出来之后的他,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杨涛刚从典史衙回到训导宅,杨膳夫便找来了:

“兄长,大人怎么说?”

杨涛笑道:“大人只说了一句话,‘一来就乱弹琴’”

杨膳夫大喜。

他们这些典史一系的人,对于李典史的性格,实在是太了解了。

但凡李典史这么说,那就意味着李典史要出手了。

杨膳夫兴奋道:

“让他嚣张!

这下典史一出手,我看他以后还能嚣张不?”

——

次日一早。

胡锋用冷水泼了一下脸,本来还疲倦的他,一下子就来了精神。

天色暗淡,四野一片清寒。

空气很好!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冷空气,整个人顿时感觉无比畅快。

洗漱完毕后,他便急匆匆的朝县衙赶去。

此时,吏典、隶兵及各种杂役,正不断的进出承发房,画押点卯,打卡上班。

胡锋身为县学主官,并不需要经常到县衙报道。

所以对于他的到来,众人都感觉奇怪。

但也没多想。

胡锋就这样,来到了大堂。

大堂之上的椅子,此时还没人。

知县大人还没来。

但大堂下,却已经站满了人。

基本上都是来自各里的里长乡老。

这些里长乡老虽然不认识胡锋,但他们也听说了最近来了一位年轻的教谕。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