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农贸自由市场上,在林青玉的眼中,处处都是人间烟火气。

有推着板车在人群里喊着让一让的;有在热腾腾的包子蒸笼后头高声问着价格的;有在画糖人的摊子前不肯走被大人强行抱起哇哇哭的孩子;还有她这种从乡下赶来,正在做着开摊前准备工作的。

因为不会赶车,早上是阿爹送她来的。可因为渔场复工了,所以今儿摆摊的只有她一个人。

她把废油桶搬下车,用火柴点燃茅草生火,然后再用钳子把蜂窝煤放进去。发了炉子后,她正准备从板车上抬起放了卤水的大锅,就听到隔壁那卖包子的小哥说:

“哟,看你这俩小细胳膊,放着别动,哟帮你抬。”

“谢谢啊。”包子小哥帮她把大锅放上炉子。

“没什么,今儿就你一个人啊?”包子小哥擦了把额头的汗,不在意地道。

林青玉正想回答,客人就来了。

“半斤荤的,一斤素的。”来的是位大姐,自己带了饭盒。

“好勒。”

林青玉帮她打好,收了钱才对着包子小哥道:

“渔场开工了,就我有功夫来。”

两人没说多久,市场上就热闹起来了。

只见一位穿着白色衬衫和水红色围裙的漂亮女孩儿,正弯腰在案板上动作麻利地切着深红色的卤肉。她旁边的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香味四溢,传出老远。

“给,您的一斤卤肉,好喽!”

“萝卜、豆腐、鸡爪子,得嘞。”

“要辣椒?不好意思啊,我们家都是不辣的,咱们这儿吃辣的人少。这样,明儿您再来。我今儿回去单给您卤一锅辣的。”

“我是湘省人,刚分配到这儿工作。早上本来想吃鱼面,可你家这香味实在霸道。顺着味就找来了,那谢谢你啊老板。我就爱吃辣的!你给我装一份不辣的,我明天早上还来。”

林青玉把他打好后,他接过饭盒用网兜子装着,然后挂在车把上,最后拨下车铃离开。

随着清晨曙光的慢慢消逝,早市也即将结束。青玉才喘口气没多久,摊子前,有台牛车停了下来。

两名来卖菜的中年汉子,饿了一上午,本来想回家吃饭的。可是这个味道也太香了,他们离老远就闻到了。

俩人一商量,就准备过来买点带回去给家里媳妇孩子都尝尝味道。反正今儿生意比往常好,带来的都卖完了。

于是其中一个指着问:“这怎么卖?”

林青玉笑着道,“一勺荤的八毛,素的四毛。”

“这么贵?!”那男人收回手指,面上有些犹豫之色。

“两位大哥,这都是用骨头汤卤的,肉也都是新鲜肉。现在肉价比从前涨了那么多,这价格不贵的。我这勺子大,你回去往盘子里一倒,中午就能当盘菜。别光看荤的,看看这萝卜,这都卤入味了,香的很,也不比肉差。”

不比肉差,这句话自然夸张了,到什么时候它也是肉最香。

“大哥买吧买吧,给孩子们都尝个鲜。”另一个男人推搡着他。

“行。你荤的来一勺,素的来两勺。”先前的男人一咬牙就报了要求,然后他又一脸肉痛地从腰间的挎包里点出一块六给林青玉。

都不容易啊。

到了中午,市场上的摊位少了一半,客人更是没见几个。

林青玉低头看着腰间有些鼓的小包,露出笑容。

爷爷,奶奶,我在用你们的手艺,让自己在这个时代立足。

下午三点,林建友来接女儿回去。

“阿爹,你教我赶车啊。这样你就不用接送我了。

“就几步路,走走也没什么。阿爹就乐意来接你。”

***

一连半个月,林家的卤味小铺算是在贸易市场打出名头了。每天不仅有回头客,还有听了同事/邻居/亲戚介绍过来的。

趁着生意好,林青玉还让李月娥在家做鱼面。她又买了一个废油桶,现在两个炉子。一个做卤味,一个则是煮面条。

她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陪着龙凤胎的时间少之又少。

好在俩孩子从刚开始白天会找妈妈但现在都习惯了。

***

卤味生意好,布料生意也不遑多让。可惜真如林青玉所说,当他们真的卖了那些布料还了债后。大军媳妇就一直拉着他们问是怎么卖的。

还了笔债,林建友两兄弟脚步松快不少。回家的时候还特意绕到村上的供销社打了半斤白酒回去。

“阿爹,友才家的我们还清了。这些天您也看到了吧,小鱼能干着呢。我们家会越来越好的,她啊说了,要带您去京都的好医院检查。”

“嗳,赚了钱你们就存着。她自己现在俩孩子……我这,能活一天是一天。”

“阿爹您说什么呢!小鱼说,大城市能做什么,透析。您自己也不能放弃,孩子都为了您,为了这个家努力!”

那边林青玉屋里也在进行着谈话。

“这些天,有不少人问我一一和瑞瑞是谁家的孩子……”林伯娘最近都跟着帮厨,碰到不少来和她打听的。

村里其实已经有谣言了,说是林青玉在外面怀了孕回来。

“没事,该来的总会来的。阿妈,您别这样。我又没错事,谁问我都不怕。照实说就是了……”

“月娥,宝琴,在家吗?”院子里响起张春花有些着急的声音,她后头还跟着一阵杂乱的脚步声。

李月娥擦了把泪,整理好衣服就开了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