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爷子到的时候,陶瓷店刚好送来了新碗碟,陈苗苗还在更换,就听见林伯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说了这个消息。

还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陈苗苗将最后一叠碗碟放好,脱下了罩衣:“走,我们去集市逛逛,看有没有藕卖。”

如今天刚热起来,荷花都才刚打了花苞,陈苗苗逛完了整个集市,也没瞧见卖藕的。她又专程去了一趟荷花最多的湖边,最终只提了几尾鱼,摘了一些莲叶回去。

回来的路上,陈苗苗一直在纠结做什么鱼。思来想去,她最终拍板决定,来一道宋嫂鱼羹吧。

这道菜倒不是十分麻烦,只是要先蒸鱼,随后用火腿、香菇、和笋等同煮,调味勾芡就得了。这道菜口感鲜滑,广受喜爱,在传说中,这可是连皇帝都称赞的味道。只是不知道,黄老爷子今日晌午会不会出来吃饭?

就在陈苗苗捣鼓鱼的时候,她期盼了许久的黄老爷子已到了书院。山长亲自领了许多夫子来到门口迎接,一见到就立刻上去见礼。

黄老爷子被江楚扶下马车,对山长回了一礼。互相引荐之后,山长本意是要请黄老爷子先去休息,黄老爷子却是精神满满,想要先逛逛书院。

众人在正门寒暄时,寝舍这边,郑立询刚走进寝舍门,就瞧见一个大约十岁出头的孩童正背着一个书箱,身后跟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在和管住处的夫子说话。

郑立询看了好几眼,才确定来求学的是那位孩童,少年应当是他的书童。这场面有些不常见,一般人挑书童,大约都是同龄人或者年岁相差不大的,这种搭配,倒像是哪家的少爷和小厮。但是郑立询看他们的穿着,也不华贵,不似来自于有钱人家。莫非,是族里选出来的人?郑立询思索着往自己寝舍走。

这里的寝舍是一个个小四合院样式的,一座四合院里有东西北三面房子可以住,一面房子分左右两间,能容纳两位学子。郑立询来得早,挑了最西喜欢的北面靠左那间。其余五间如今已住了三间,唯独西边的房舍暂时没人。

郑立询刚回到屋里,右间的赵时休就上门来:“你听说了吗?黄老爷子来了,山长亲自去门口迎的,他们还要逛书院呢。他们肯定要去园子,我们也去园子瞧瞧去吧!”

“真的?”郑立询立刻放下了手中的书卷,站起身欲走,又拉住赵时休,“你帮我看看,我衣裳头冠可妥当?不行,这衣裳袖口染了墨,我得更衣去。”

赵时休闻言也低头一瞧,飞快地跑出去:“我也去更衣。”

两人手忙脚乱地更衣完,又互相检查了一番,这才并肩出了门。两人对视一眼,心有灵犀地加快步伐,却在瞧见大门处进来的人时,不得不停下了脚步。

只见管住处的夫子领着方才那位孩童走了进来,瞧见两人,笑道:“这位是新来的学子,今日开始,就与你们同住了,你们带他熟悉熟悉吧。”

孩童走上前来,深深地揖了一礼,稚嫩的脸上挂着浅笑,“在下来自洛城,姓陈,单名岩,字容与,见过两位师兄!”

在夫子的微笑中,两人微笑着上前去,道了名姓来历,又一一介绍了这舍中的情形,还主动地领着他去瞧了剩下的两间房。见三人相处得如此融洽,夫子也面露笑容,叮嘱他们好好相处,就离开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