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郯城县校场,还能感觉到微寒的凉意。

但是校场上却人头缵动,因为新任的刘使君要公开处刑自己。

这百年未有之盛况,吸引了无数郯城人的目光,毕竟从没有哪任主君自己处刑自己。

校场一侧是在郯城的丹阳军将士,另一侧为郯城百姓。

临时搭起的高台,有官吏,有世家豪强的家主,有各级将官,可以说郯城有名有姓的人都在这个高台上。

好奇之有之,怀疑之有之,惊讶之有之...

时间不以人的目的为转移。

转眼间来到了午时。

刘备踏上高台,看着密密麻麻的人百感交集。

“今日,我在这里,是为了一桩旧有的公案,相信各位都听说过去岁陶使君的儿子劫虐有功将士的妻子之事,此事去岁陶使君因为为亲者隐,不好处理,但今日去岁的当事人将状告到了备这里。”

“备回去后几番思索,发现此等恶事不可不严肃处理,不然将寒将士们奋勇杀敌之心。但陶使君将他的妻子和儿女托付于备,且陶使君尸骨未寒,此时若处置陶使君的儿子。”

“虽然对于法而言是合适的,但出于情理却不合适的,也违背备做人之原则。”

“既如此,备苦思良久,愿已己身代过。”

“此等恶事,本因当场判死刑,当场弃市。”

“然如今汉室风雨飘摇,备还须留待有用身,兴复汉室。”

“故此备愿以发代首加笞五十,作为刑罚,以作惩戒。”

“当场行刑,以儆效尤。”

“梁将军可服备之判决。”

“使君大仁大义,欢敬服。愿为使君效死。”

梁欢说完大声向看台外的丹阳军将士说道,“本将梁欢自中平二年随陶使君出三辅,平羌乱,至今已有数十载,期间跟随着陶使君出生入死。但,去岁陶使君的态度让我心寒。一边是兄弟之义,一边是忠君之情,忠与义这段时日一直折磨着我。”

“说实话,当陶使君疏远我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反而是放松的,但同时也是封闭的。剩下的唯一目标就是那个丢失的孩子。”

“但当我得知,陶使君病逝,我的心情是复杂的。一边是难过一边又是庆幸,很难形容我那段时间的情感。”

“后又得知刘使君接过陶使君的位子,我的心情是惶恐中带着期盼。”

“当我去寻刘使君的,我的心情是忐忑的。毕竟陶使君对于刘使君还有一份香火情,欢亦不知刘使君会做出何等反应。但刘使君终究没有让欢失望。”

“此等大仁大义之人,能接手徐州,是徐州百姓的福音,亦是我等丹阳将士的福音。”

“能为这样的主君效死命,难道不是我等将士一辈子的幸事吗?”

“欢本就是苟延残喘于世上的人,幸而得上天垂怜活了下来,此生唯一心愿就是寻我那褚兄的儿子。但是欢不愿看各位沉沦,明主立于前而不识,白白浪费了建功立业的机会,蹉跎了尔等的青春。”

“欢此言望诸君慎之思之。”

“以臣告君,此非为臣之忠。欢本欲一死了之。但褚兄的孩子还流失在外,欢之性命是褚兄让给我的,可欢还未寻找到褚兄哦那个的孩子,还不能轻易言死。”

“待欢寻到褚兄之子,必然以死向陶使君告罪,报陶使君提拔我于微末之恩德。”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