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九月九,重阳。

太极宫,立政殿。

刚成为皇后月余的长孙无垢,便在这里休息。

忽然,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响起,尚宫女官白鸾慌张的走了进来。

“皇后娘娘,陛下被长安令给抓了。”

“!!”

什么?

长孙皇后猛地睁开了凤目,国色天香的脸蛋满是震惊之色。

陛下被抓了?

不是说去微服考察,那个新任命的‘长安令’本事的么,怎么还被反过来给抓了的?

这在闹什么?

“出什么事了,详细道来。”

“据说是被卷入了一起案子中,归长安令审理。”

“胡闹!传侯君集前往救驾!”

“是,娘娘。”

“等下!”

“娘娘还有什么吩咐?”白鸾匆匆站定。

长孙皇后面色连续变幻了几下,这才挥了下玉手:“不必了!让人去打探消息,我要知道详细的经过。”

“啊?是,娘娘!”

白鸾愣了一下,不太明白娘娘为啥不管陛下了,但对长孙皇后那双满含威严的凤目后,便低身离开了。

待贴身女官离开后,长孙笑了:“这下有趣了,那长安令还不认识二哥呢。”

刚才是关心则乱了。

午时,陛下出去的时候,是跟襄城以及杜大人一起离开的。陛下出行,怎么可能会没有随行护卫?

肯定是想借此看一看,那个新任命的长安令,到底有没有真本事。

有就让他继续坐着。

没有,估计就得挪一挪了!

尽管是对科举舞弊案的一份补偿,但无能力者最好还是靠边站。

长寿坊,长安县衙。

确实如长孙无垢所想那般,李二还真是想借此机会,试一试这长安令有没有真本事。

没有的话,当天就一纸圣旨,让他滚蛋。

一进入长安县衙,李二当场就懵了。

长安县衙他来过啊,曾几何时,他还担任过长安县令,但……怎么感觉哪里不对了?

是了,这块石碑!

院中竖着一块巨大的庑殿顶石碑,正面书刻「公生明」,背面书刻「廉生威」各三字。

杜如晦看到后,眼睛一亮,点头夸赞了起来:“好字,好意!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好!好!好啊!”

旁边负责押送的县尉愣了一下,暗道,这老头有两把刷子啊。不过他要是知道,这字是明府用手指硬生生刻出的话,估计就笑不出来了?

李二:“这是新的石碑吧?”

“是!”

“这六字是长安令的?”

石碑,除了公正威严外,还带有一丝肃杀之气,好生奇怪!

“我说你哪儿那么多话,进去吧!”

县尉瞅了一眼,却也没有动手。在这长安城里面,你吐口口水,都有可能淹死一个达官贵人。

招子不亮,活不久的。

“你!”李二很窝火。

虽然是想借此机会试探一下,但平白无故被当成‘嫌犯’,别提有多想杀人了。

县尉才懒得管他生不生气呢,扭头朝跟进来的百姓们喊道:“围观的不得超过石碑,违者,罚钱五十!”

居然可以在外面亲历审案过程?

如此透明么?

杜如晦心中微动,不是说,这是长安令第一次升堂么,看来对方很有自信啊。不愧是能写出,「公生明廉生威」的人。

他也是陪着李二来考察长安令的,不过在看到这六个字后,心中的顾虑便消失了。或许这个长安令的能力不行,但他的品行是可以肯定的。

见字如见人!

李二的心中也是认可了几分,剩下的就是看能力了。

‘嫌犯’被带进了大堂。

院中一个身穿月白色长衣,打扮看去像是个侠女的美貌女子,忍不住多看了那六个字几眼,心中升起一丝涟漪。

抬眼朝大殿内看去,此时明府还未出现。

一进大殿,李二、杜如晦又傻眼了。

大堂正方的匾额不知啥时候换了。

以前是「明镜高悬」的匾额,以此提醒县令审案时能够做到清正廉洁、公正廉明。【1】

而现在,居然成了「方正」俩字!

这特么是在说他自己么?

长安令名讳‘方正’。

李二气的胡子都歪了。

杜如晦也是忍俊不禁,轻咳几下,小声道:“方正,既是人,也是座右铭。方方正正,不偏不歪,正直不阿!人主身行方正……行发於身而为天下法式者,人唯恐其不复行也。合人,合情,也合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