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过后,已是九月初。

文曲星大皇子为安天下万民,从昊天上帝那祈求得来的根治天花疫病的良方,对于那些深感煌煌天威的传旨人而言,以生平最快的速度,他们早已将其传遍至大江南北。

而人口超百万的汴京城,作为天花最初的爆发地, 当越来越多生活在此的黎民百姓成功接种上牛痘以后,正如神赐良方记载的那样,伤口划痕处先是红肿、再起脓疱、而后破溃、最终结痂。

有此症状,人们心中顿时安定了许多。

而后,在朝廷重赏之下,接种完牛痘的上百人, 在与隔离区天花重症患者吃住三天过后,无一人患上天花疫病。

至此,别管那日有没有在乾元门外有幸聆听仙乐的,现如今,满城百姓对于昊天上帝显灵一事,那绝对是深信不疑。

甚至是说,有诸多愚昧之辈,已经在家中悄悄为文曲星大皇子雕刻木像,日夜焚香祷告,以乞家人安康。

...

过了几天,待到十五月圆望日朝会当天,大庆殿中,除了刚刚死了女儿与外孙,整个人都是一副生无可恋模样的郭贤郭太师,其余士大夫,他们的脸上,或多或少都洋溢着喜悦之意。

天花疫病,这种自古以来就无药可医且传染性极强的骇人疫病,现如今竟是已寻得将其彻底根治的良方……

这种普天同庆的大喜事, 闻之,岂不快哉?

而刚刚死了老婆的赵恒,端坐于龙椅上,脸上挂着淡淡笑意的他,给了殿中士大夫充足的时间来歌功颂德。

“陛下,大皇子至诚感苍天,使邪僻之气,无渐以生……”

来了,来了,他又来了。

此时此刻,紧随王旦之后出列上前进言的资政殿大学士王钦若,对于满朝士大夫说不到点子上的虚伪言辞,他心中是万分得鄙夷与不耻。

“陛下,《礼记·中庸有云: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孟子·告子下当中亦是提及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大皇子以质子身份出使辽国两年半期间不卑不亢, 身处险境却能临危不惧,身负重伤亦能不气不馁,立不世之功还能不矜不伐…此乃圣人典范也!”

“唯有…也只有心性至诚的圣人,方能上感苍天,聆听昊天大帝降下的神谕!”

“是故,臣以为,为安我大宋宗庙社稷,陛下理当诏谕天下,加冕大皇子为我朝太子!”

此言一出,满朝士大夫干杵在原地,一时间,竟无人出列反对。

...

在王迪的眼中,基于未被蛮元铁骑碾碎了脊梁骨,以及未被赫赫有名的厂卫鹰犬们吓破了胆等诸多原因,大宋朝的士大夫,与大明朝的文臣比起来,其中绝大多数,应该算是两个极端。

将其说成是君子与小人,可能略显言过其实。

但若是将其理解成为一个比较务虚,一个比较务实,那倒是恰当得很。

是以,对于较为务虚的士大夫们而言,多数人的心里也明白,太宗先帝遗留下来的那份口头遗诏,已经阻挡不了承昊天大帝眷顾的大皇子及其生母刘娥入宫一事了。

只不过,心里清楚归清楚,他们一个个的,哪能拉得下那个脸来,在这大庆殿之上,主动向官家言明此事呢?

诶!

他们要脸不要紧,总有务实不在乎脸面的人。

其实呢,在这闹心的天花疫病爆发之前,当临川四句问世之后,想当宰相快想疯了的王钦若,已经当众进言过应该立即接刘娥母子进宫的事情。

只不过,这事很快就没了后文。

现在好了,大皇子既然能得天眷佑,这不正好了坐实了他文曲星转世的传言嘛。

又是文曲星转世,又能上感苍天聆听昊天大帝的神谕,再加上大皇子本就至诚至孝……

如此这般的情况,先帝太宗的一份口头遗诏,凭啥就能阻他入宫?

对此,王钦若心里很是清楚。

最为重要的是,当下这个时候,嫡皇子与郭皇后先后薨逝。在王钦若看来,这简直就是老天爷在为刘娥母子铺路啊!

所以嘛,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心态,王钦若先人一步,直接请封大皇子加冕为太子。

其实呢,若非生怕小命不保,王钦若都想劝谏官家早早禅让皇位与文曲星大皇子。

可惜,他没那个胆。

...

王钦若讲完,对于满朝士大夫而言,说实在的,能想到这一层的,其中也不在少数。

毕竟不管怎么说,后宫不能无主。泱泱大宋朝,也不能没有太子。

当然了,还有一个最客观的原因,那就是,当朝官家,现如今已至不惑之年。

但是呢,令人比较头痛的就是,官家子嗣太过稀薄!

稀薄到…目前在世的,只有大皇子和寿康公主,以及怀有龙嗣的潘贵妃。

且不说潘贵妃已经有了滑胎两次的先例,就算这次能够保住腹中龙嗣将其顺利诞育下来,谁又能够保证,那一定就是位皇子啊?

就算是位皇子,瞧瞧潘家父子二人这贪财贪权欲壑难填的样子,再对比刘娥母子的大仁大德……

仅是为了防止外戚干政祸乱朝纲这一点,可以说,近乎所有想明白这里面弯弯绕绕的士大夫们,也不想潘家女儿被册封为皇后。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