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第三个皇帝叫赵恒,庙号真宗。真宗皇帝朝中有个宰相叫寇凖,这个字大家也常写作准。”

“大家都知道,倘若皇权集中的话,宰相的意见都和皇基本一致,如果不一致的话,皇会选择换一个宰相。”

“但前提条件是皇由足够话语权,而宋朝皇帝大多都是软趴趴,赵恒就是比较软的一个皇帝,寇凖和真宗赵恒在一件事意见完全不一致。”

“他们遇见什么事了呢,这事也很简单常见。北边有个部落叫契丹,契丹建立辽朝。北边冷啊,资源贫瘠,一直巴巴得望着宋朝土地。”

“最开始大宋并不弱,可惜宋太宗为了收复后晋石敬瑭割让给辽的燕云十六州,打了几场败仗,以至于辽人由防御姿态改为攻击姿态,一路南下。”

“契丹人本身能征善战,真是好如猛虎下山。真宗皇帝慌了,现在大宋军事孱弱,做皇帝的再清楚不过,再这么打下去,自己小命都要不保,所以真宗皇帝想要逃。”

“逃?往哪逃?只能往南逃。”

“一国之君,遇到战事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守卫家国,而是想保全自己江山。呵,真是好笑,他的江山估计就是皇宫中那个宝座。”

“寇凖自然不会和皇帝一样想法,毕竟江山不属于他,他要做的是保卫这片江山。所以寇凖力主要攻,要打,要反抗!”

“寇凖代表了文武百官,真宗皇帝扭不过,只好咬咬牙听大家的,到澶州亲自督战,露出一副高居皇位的天子走在前线,百姓有何原因投降的姿态。”

“实际真宗皇帝内心还是怕,后面的情况也证实了,他怕到极致!”

“双方在澶州附近对峙,辽军的统帅叫萧挞凛,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官,优秀到每次大战都会亲自到前线去鼓舞士兵,顺便观察地形。”

“萧挞凛肯定是看过兵法的,心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知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将之道也。所以他策马走到离澶州城外六百多步处,想看看明儿怎么攻城比较好。”(宋一步合1.536米)

“六百多步绝对是一个安全距离,毕竟就算有人骑着快马奔来,也够喝口茶再回到大帐中。”

“但是远处一道雷声,萧挞凛抬头望天看见天万里无云,哪来的雷声。接下来他看到的一幕,也是生前看到的最后一幕,一根如同流星般的神箭朝自己飞来,接下来他就进阴间去勘测地形了。”

“莫非宋朝请来古射日的后羿前来助阵?当然是不可能的。宋朝科技十分发达,有一种作战武器叫做三弓床弩,也叫八牛弩,听名字就知道这个弩的威力如同八头老牛同时使劲射出一般。”

“弩一般用在攻城,因为射出去的箭可以直接插入城墙,一共士兵爬城。但宋朝将官想象力丰富,把攻城的器械用作守城,这唯一作用就只有斩首。”

“首,斩成功了。辽军大统帅死了,这就如同双方激战时大将军的将旗倒了。”

“辽军士气一落千丈,辽朝萧太后心急如焚,想出一个她几乎不抱希望的招——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