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恰在此时,四位夫子中,董毕成一边念诵着儒家经典,一边施施然地迈步而出。

站定在墨家先生李善常身旁,董毕成一席过膝白色长衫,一手捧着书卷,衬托得他器宇轩昂。

儒家和墨家一向不对付,两人平日里也没少结怨。

董毕成回了李善常一个挑衅的目光,才优哉游哉地看向自己的目标,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

“萧统,你可知,令尊萧衍在先皇景帝时期,便是我儒家中的翘楚人物?”

“当年,令尊更是在殿试上一举夺得文魁,深得先皇景帝的信任,后来更是官居一品,成为一朝宰相,破了非八大门阀出身不可为相的惯例,若要论哪里是你的归宿,非儒家莫属!”

董毕成一语点破萧统的来历身份,顿时令诸子百家的先生们一阵语塞。

东林学院为检测入学学子的资质,开辟出大大小小的屋子,后来的先生们刚才都在其他屋子里,在察觉到此间传来神文古碑的高层次共鸣后,便都急忙赶来,都还没有来得及收集萧统的资料,哪里比得上儒家身为东道主的优势?

李善常面色微沉,见董毕成一副嘚瑟的模样,恨不得将手里的锥子塞进他的嘴巴里。

“这下麻烦了!”

不单是李善常这般念头,其他先生心中同样打退堂鼓。

古往今来,子承父业的事情屡屡上演,这并非后辈不思进取,而是一切从头开始,需得实力、资历、人脉、财力缺一不可,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实在是太多,还不如在先辈的荫护下成长。

萧统上面有着宰相遮风挡雨,若再有着儒家的倾力相助,这种待遇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享有,前路可谓是一片坦途。

包括董毕成、李善常在内的夫子、先生们,心中已然认定萧统会选择儒家。

若是大乾王朝往前推移一百年,兴许萧统便会欣然应下。

然则,此时非彼时。

如今,大乾王朝已立国两百余载,看似国力繁荣兴盛,实则内部早已矛盾重重,如同一座不断堆积柴火的炸药桶,只待点燃一根引线,便可将这偌大的王朝毁于一旦。

兰陵萧家的书库包罗万象,收藏着诸如天文、地理、历史、地方怪志等一系列书籍,萧统自穿越而来,有空闲便泡在书库中阅览此世人文历史,知晓一个历史周期规律:

天下无三百年王朝!

史书记载,大乾王朝之前,有着五个人族建立的王朝,分别是大梁王朝、大唐王朝、大晋王朝、大汉王朝、大周王朝。

每个人族王朝无一例外,在立国两百年后,自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或是极端气候来袭,或是塞外蛮族入侵,亦或是国内魑魅魍魉丛生,仿佛背后有一双无形的手在调控着这一切,不允许人族王朝千秋万载地传承下去。

每个人族王朝更迭的间隔时间有长有短,短则二十年,长则上百年。

大乾王朝顶替大周王朝,经历时间最短,可短短二十年间,整个九州大地上满是尸横遍野,人族十室九空,达到空前虚弱的境地,花费上百年光阴才重新恢复元气。

天下诸子百家,以儒家为首。

这并非是因为儒家经典远胜于其他学派,也并非是因为儒家中高手最多,而是因为儒家与王朝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族王朝强大,则儒家强大,人族王朝衰退,则儒家衰弱,若是人族王朝分崩离析,天下归于大乱,堂堂大儒更是虚弱得连一介童稚小儿都不如。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