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一向与杨士奇有宿怨的行在礼部尚书吕震上前反驳道“杨士奇此言偏颇狭隘。”
朱瞻基见反驳的是吕震,不由脸色不愉。
他后来才知道,自己未归京时,这个吕震与汉王私下是有些交往的,但其人颇为谨慎,没有留下什么明显的证据。
所以他还没有找到机会处理此人。
毕竟他刚登基,还未彻底掌握朝堂,而这吕震在永乐朝时便得宠于永乐皇帝,到了洪熙朝时官至太子太保兼礼部尚书,乃是朝中重臣,不好无故贬责。
朱瞻基颔首示意,让行在礼部尚书吕震继续说。
行在礼部尚书吕震便继续说道“先帝洪熙皇帝之所以打算迁都,正是因为京城用度全靠江南支撑,每年漕运靡费浩大。倘若迁回南京,便可以省掉大半漕费。”
“而且据臣所知江淮的渔户为服船役殚精竭虑,淮安的纤夫为维持过坝精疲力竭。”
“臣还听说为了维持漕水丰足,各地要分水借水,以致伤了农时,更不要说每年花费巨亿的南粮北运。”
“这大运河美则美矣,却着实劳民伤财。”行在礼部尚书吕震最后总结道。
随即其人俯身说道:“陛下,漕运费用浩大,百姓不堪重负,迁南都而罢漕运,上利朝廷,下惠万民。”
众人听了也一时默然,因为吕震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
“夏原吉你执掌户部,漕运涉及国家财政,你也说一说你的看法?”朱瞻基说道。
“吕尚书说的有一些道理,但他毕竟不懂国家财政。”夏原吉说道“臣认同杨士奇的观点,眼下不适合迁都废漕。”
“说一说你的理由......”朱瞻基摆手阻止了吕震准备上前辩驳,转而问夏元吉道。
“南海的珍奇、湖广的矿产、江南的丝绸、西北的药材、塞北的皮毛,这十三省两直隶天南海北的各种物产,因为有了这一条运河而流走运转,通达四方,天下皆可享其大利。”
夏元吉毕竟是从永乐朝时便执掌户部长达二十年之久,对国家财政可谓烂熟于心。
想那永乐皇帝朱棣,五次北征,南平安南,遣郑和下西洋,疏通运河,营建京师,修《永乐大典》做下如此多的大事,哪一样不要花钱。
而永乐皇帝朱棣之所以能成事,就是因为背后有夏元吉这个理财小能手。
回到眼前,只听夏元吉继续说道:
“我刚才说的大利,可不只是商贾之利。
“漕河带动起的、流动起来的不只是物资,也不只是钱,而是人心,是四方对朝廷的向往之心哪。”
“百货流通,这是一朝之命脉所在。譬之如人,若是一个人血液壅滞,无处能通,岂能长久?”
“只有血液经行四肢百骸,循环轮转,才是长命百岁。”
“太宗永乐皇帝顶着无穷压力迁都京师,又力主疏浚这条漕河,这是大胸襟、大格局,岂是一群只会计算钱粮的无知之徒所能领会。”
夏元吉此话一出,众人肃然,真可谓振聋发聩。
“张忠,朕先前问你,是否应该迁都,你没有给朕明确的回答。”朱瞻基环顾众人,却又问起张忠来“如今你都听了诸位大臣的意见。”
“朕再问你,你认为朕应该迁都吗?”朱瞻基似笑非笑说道。
“不应该。”张忠斩钉截铁说道。
“臣认为都城决定了王朝的性格,江南繁华,南京柔媚,会使王朝过早陷入颓废与安养,而京师濒临北境,时时面临胡虏的威胁,如此才能保持住开国时的锐气。”
“嗯!”
“有理.....”朱瞻基颔首道“继续说。”
“如今的北境边关,背后就是京城,就是皇上,所以粮草兵器、甲胄辎重什么的,要多少有多少,边墙也修得结实,足以震慑那些鞑子。要是皇上回南京去了,会怎样?”
张忠问道。
“就算皇帝南迁,这里也可留下一员上将或者藩王,一切依循旧制便是。”
行在礼部尚书吕震插话道。
““没用的,就算徐达、常遇春重新活过来,也没用。”张忠摇头说道:
“永乐皇帝为什么放着锦绣江南不住,把京城摆在离草原不远的京师?”
“因为他知道,只有京城搁在那儿,边关的士兵才有主心骨;只有皇上亲守国门,才能带动漕运,把物资输送到北境。”
朱瞻基听了心中一震,他可从来没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
“天下的力量,永远都是朝着天子和国都流动。国都一迁,漕运必停,漕运一停,边事失去支持,必然弛废不堪。朝廷在南京安享繁华,可北边的狼们也会成群结队出来觅食,从此边关永无宁日”
想到此处朱瞻基一脸严肃。
张忠见状赶紧俯身说道“两晋时五胡乱华,方有永嘉南渡,北宋靖康之耻,才有南宋偏安一隅。”
“唯有我朝太宗永乐皇帝气魄非凡,迁都京师,以君王之身,镇压胡虏。”
“陛下......”张忠高声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迁都实在不可行......”张忠最后总结道。
此话一出,众人侧目。
“哈哈.......”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朱瞻基从御座上起身,激动道“此言乃是至理名言,当为朕与后世之君谨记。”
“朕意已决,迁都废漕之事作罢!”朱瞻基环顾众人叮嘱道“若有人再敢非议此事,朕定不轻饶。”
“是”
众人连忙俯身称是。
ps:今天的数据有点不忍看呀!老铁们,你们的票呢?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