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徐家祠堂作为村小学没有遭到很大破坏,总体上得以保存下来,1991年起村村办学堂,新校舍建立后,小学从祠堂搬至村新校舍,徐家祠堂就一直空着。近年来修建祠堂之风盛行,徐姓是村里的大姓,大伙儿凑钱将老祠堂修缮一新,恢复了以往的气派,青瓦白壁马头墙,屏风道地天井,戏台走廊四合院,典型的江南徽派建筑。

因生源减少,学校被迫合并到乡完小,使用不到五年的村校舍只能移交给村里,用作村办公大楼,这对村里来说简直是飞来一笔横财。一楼房间全部改为村民活动室,二、三楼就改成办公室。村干部们在宽敞明亮的楼房里办公,心满意足极了,自豪地说:“我们的办公条件不比市里差,操场上随便停车,那象他们,找个停车位都得靠运气”。

金铭有时搞不明白,找上级要点钱比登天要难,都哭穷,可大度起来,让你口瞪目呆。并村后,市里说新村要有新气象,市财政拨款重建一幢村办公大楼,因找不到合适位置,此事一直搁置着。乡领导来村视察工作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就来个现场办公,李乡长当场拍板:“拆掉原村校,在原址上重建。”

“这,乡长恐怕不合适吧,您看原大楼好好的,至少可以再使用五十年,要不,我们把那笔钱移作其他建设,可以吗?比如,村口的那座大桥早该重修了。”金铭用商量口气跟李乡长说。

李乡长毫不客气地当着众人的面说他:“小金,你是学法律的,预算安排的款项,你敢移作他用?你这不是叫我犯法吗?大桥的事以后再说。”

“乡长,您看原大楼质量不错,拆掉多浪费呀。”金铭继续求李乡长。

李乡长拍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不要小家子气,要有大局眼光,这一拆一建,GDP不是上去了吗?如果,你们真的坚持不要重建,那资金只有交还给财政喽。”

到手的钱不要,傻呀?住新房子总比旧房子强嘛,金铭赶紧说:“建,建,多谢领导关心。”

“这就对了嘛,抓紧动工,争取明年年底峻工。”李乡长说。

拆建时,村民们私下里骂金铭:“真是败家子,好好的大楼就这样拆了。”金铭听了哭笑不得。

李莲香问:“金书记,你不跟他们解释?”

金铭摇摇头说:“解释什么?事实就是如此啊。”

办公大楼拆了,村干部们只好借用徐家祠堂办公,重阳节会餐也放在徐家祠堂内。村民们习惯于早睡早起,又考虑到老人们回家时的安全,会餐时间要早一点,就定于下午四点半开始。金铭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作为村一把手,他必须亲临现场以示重视,必要的时候还要讲几句。

刚下楼,李莲香叫道:“金书记,时间差不多了,可老书记那边还没有人过来。”

据统计全村六十周岁以上的老人有二百一十二人,按每桌十人安排,共安排了二十一桌。金铭扫了一下现场,空了八九桌,差不多一半了。

这个时候了还没来人,他预感麻烦了,他焦急地对李莲香说:“怎么回事呢?你再打电话确认一下。”

“说好要参加的,怎么又变卦了呢?”李莲香委屈地嘟哝着。

李莲香是原圣殿村的大学生村官,并村后就来到新村部,她对那边的事情比较熟悉。李莲香连打了老书记几个电话都是盲音,她对金铭说:“电话打不通。”

“你再打其他熟悉的人试试。”

李莲香打了几个熟悉的电话,依然没有人接听。她回头说:“没有人接听,要不?我跑一趟。”

“不用了,你跑去也没用。”金铭说,他已知道原因,原圣殿村的老人不愿来这里参加会餐。

“那怎么办呢?”李莲香问,她感觉是自己的错,没有把工作做到位。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