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公元936年,原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

因抵抗不住后唐大军,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救,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代价,乞求契丹出兵相助。

耶律德光率大军南下,帮助石敬瑭击败后唐军队,颠覆后唐政权。

辽太宗耶律德光册石敬瑭为皇帝,改元天福,国号晋,史称后晋,契丹主自解衣冠授之。石敬瑭与契丹约为父子之国,虽比耶律德光小十岁,却称辽太宗为父皇帝,自称臣,为儿皇帝。

石敬瑭如约,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承诺每年给契丹布帛30万匹。自此,燕云十六州包括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归入契丹怀中,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至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

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后代政权受到威胁持续长达二百年。古人云: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之后,契丹、女贞、蒙古等草原民族长驱直入,为祸至深。直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才将燕云十六州重新收入版图,燕云之祸随即结束。

公元951年正月丁卯日,郭威正式称帝,国号大周,定都汴京,史称后周。

郭威努力革除唐末以来的积弊,勤政爱民,国力蒸蒸日上,给广大臣民击败藩镇割据,收复燕云十六州,统一国家带来希望。

届时,武林豪杰纷纷响应,为实现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积极奔走,效以绵薄之力。

然而,武林之中亦不乏见利忘义、卖国求荣、心怀鬼胎之辈,以致风云骤起,血染江湖。侠义之士,为救民于水火,扬民族之大义前仆后继,至死不渝。

武林各派,佛、道、剑、煞、墨、鬼等各宗派齐登历史舞台,百家争鸣,沉寂近百年的江湖再现新高潮。

……

公元939年,辽国寰州朔方村,一位年近三十的穷书生,唤作元宸,他已经多次参加科举,均未中试。父母双亡,家里仅剩的一笔财产,也因他的不争气渐渐耗尽。

如今他已走投无路,科举考取功名更是痴人说梦。胸无大志、才疏学浅的他要面临人生中最窘迫的一个问题生存。

元宸打开家中米缸,空空如也,再掀开灶火上的锅盖,里面更是惨不忍睹,连一口粥都没有。

哎元宸绝望地叹着气,心想:自己也真是鲁钝,不,应该说是蠢笨,这么多次竟然一次都没中。

去年的他在还为朝廷割让燕云十六州给辽国,自己没有机会参加科考而担忧。可谁料想辽国为笼络汉人,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政策。契丹占领的燕云十六州地区以汉人为主,会同年间,在燕云地区设科举。

上天给他开了个大玩笑,科举制仍然延续,他的担忧毫无依据。

可笑的是制度虽有,自己却没有本事中举,真乃莫大的嘲讽啊!自己若能早些认清现实,安心务农,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至少不会沦落到活着都是奢求的地步。

“越想越头疼,真是如何是好啊”元宸苦楚地抱头说道。

忽而,嗷的一声长吟,如拨云见日,愁眉顿展,元宸想起父亲曾经离世前嘱咐的话:“宸儿,如果将来你孤苦一人,活不下去的时候,就刨开房前枣树,枣树底下埋着我们元家祖传的宝贝。但是你千万要记住,不到迫不得已之时,一定不要碰它!”

“现在对我来说,已经是日暮途穷,迫不得已之时了。还好父亲给我留了后路,要不我该怎么活下去啊!”元宸自怨自艾着。他垂头丧气地走到枣树边,用铁铲小心翼翼地挖着,生怕铲坏宝贝,不,确切说应该是他的希望。

终于,他看到了一角麻布,双手轻轻地拂去上边的泥土,麻布之中裹着一个方状物。

他解开麻布,一副黑檀木盒,边缘虽轻微糟裂,却仍然显得大气尊贵。元宸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只见上面盖着一张宣纸,纸上写有文字,元宸拿起细细端详,原来是父亲生前留给他的信。

上面写道:“吾儿元宸青览:

汝实乃大魏后裔,鲜卑拓跋氏十四世玄孙,为避仇杀,先祖改拓跋氏为元氏,后世子孙有位极人臣者,亦有复而登帝位者,或遭诛杀,或逢族难,遂而不兴。

若汝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或可告知后代儿孙。若未达,切莫告知,一则恐为祸端,非福也二则心存傲气,难成也三则有辱祖上,无颜也。

此外,盒内宝物乃祖传玉佩,汝可自行处置。落款处写着祈颂安康父稽白谕。”

元宸默默念罢,内心酸楚,羞愧之情,好似泉涌。

心想:父亲一向不苟言笑,平日对我更是严词厉色、求全责备,我还一直不理解父亲为何这样待我。原来我是帝氏后裔,父亲自然对我寄予厚望呀!可惜父亲用心良苦,我真是太不争气了,至于家族的秘密,我就遵从父亲的意愿,不再告诉后世儿孙,安安分分的做个平民百姓吧。美食eishi2008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