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亲王皇四子弘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圣祖仁皇帝于诸孙之中最为钟爱,抚养宫中,恩逾常格。雍正元年八月间,朕于乾清宫召诸王满汉大臣入见,面谕以建储一事,亲书谕旨,加以密封,藏于乾清宫最高处,即立弘历为皇太子之旨也。其仍封亲王者,盖令备位藩封,谙习政事,以增广识见。今既遭大事,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大殿里众亲王大臣齐齐山呼万岁,“参见皇上!”

弘历捧着遗诏泪如雨下,心中的悲痛和迷茫远远胜过登基的欣喜。雍正儿子不多,弘历一直是默认的太子,但弘历谨守本分,不结党不营私,父子关系并不像康熙朝那样剑拔弩张。雍正走得实在突然,弘历根本没有准备,前几天还好好的人,说去就去了。

然而到底是被培养了二十多年的储君,肩负着社稷,弘历很快整理好了情绪,对跪在地上的众大臣道:“都劳累一夜了,快起吧。”

他有条不紊地发出道道谕旨。首先便是尊生母熹贵妃为皇太后,封嫡福晋富察氏为皇后,其余后妃的位分以后再定。而后便是大行皇帝丧仪的种种安排,着礼部商定大行皇帝的谥号庙号,还有弘历自己的年号。

云梧的记忆里对国丧有一点点印象,康熙帝的国丧在十三年前,原身那时候四五岁已经记事,不过着实不多,大多是碎片化的记忆——铺天盖地的白色,家里人沉重的脸色,连那些日子的天色都是灰蒙蒙的。如今已经是后宫嫔妃的她守国丧和在闺中时自然不同,她跟着皇太后、皇后、其余嫔妃一起剪发、成服、举哀、哭临。

捏着剪下来的头发,云梧心中暗暗握拳,以后除了甄嬛和乾隆扑街,谁也别想动她的头发!

……虽说想要熬死超长待机的乾隆母子有点难吧……

九月初三,弘历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即皇帝位,以明年为乾隆元年,大赦天下。

乾隆初登大宝,事情千头万绪,要主持大行皇帝的丧仪,每日要到雍和宫梓宫前供奠,还要熟悉朝政,稳定政局,浙江海塘冲决,苗疆还在动乱,哪怕身为宝亲王时已经接触过政事,可储君与帝王肩上的担子不可同日而语,乾隆整日忙得焦头烂额,连用个膳都要争分夺秒。

然而哪怕忙成这样,以孝为先的乾隆仍然每日都会抽出时间,来给暂住永寿宫的太后请安。

母凭子贵荣升太后的熹贵妃精神看上去还不错,她和雍正没什么深厚的感情基础,丈夫死了,难受是有的,伤神却未必,儿子得了好才是真的好。见儿子一天不停地来请安,太后心中欢喜,脸上也带笑,嘴上却还是道:“皇帝政事繁忙,不必日日跑这一趟,让太监来请个安便是了。”

乾隆笑道:“忙虽忙,给皇额娘请安这点时间还是有的。”

太后嘱咐道:“事情是忙不完的,先帝爷勤政,却不爱惜自己的身子,每每觉得疲劳就去服用什么劳什子丹药,真是……”说到这,太后反应过来这话不合适,连忙将后半截话咽下去,“总之皇帝可千万要注意身体,身子垮了,可什么都办不成了。”

“儿子明白。”乾隆听出了太后的未竟之言,“宫里头那几个牛鼻子道士已经叫朕下旨赶出去了,皇额娘放心。”

太后不由抿嘴一笑,点了点头,乾隆又问:“这永寿宫皇额娘住得可还习惯?内务府的人才来跟朕报,寿康宫估计明年才能竣工,估计要委屈皇额娘先在此凑合一段时间了。”

寿康宫是乾隆打算新建给太后的居所,画出的地儿在慈宁宫西侧。感觉到儿子的关心,太后心里熨帖,笑呵呵地答:“住得都好,吃穿用度没有不妥的。”说着突然想起了什么,“倒是有一件事想问问皇帝,裕妃侍候先帝多年,所出的老五也封了亲王,谦嫔生了圆明园阿哥,哀家想着,这两人的份位是不是该提上一提?”

“皇额娘说的是,是儿子疏忽了,竟没有提前想到。”这种施恩的好事乾隆自然不会拒绝,“说起来,皇祖的几位太妃也该加封尊号了。”

这说的是康熙帝留下的妃子了,太后不住点头,“理应如此。”

“说到皇祖太妃,朕这儿也有一件事想同皇额娘商量,”乾隆道,“庄亲王、果亲王两位王叔前两日上了折子,想迎生母于府邸孝养,皇额娘如何看?”

太后想了想,皱起眉头,“当初圣祖有过遗诏,允许年老有子的嫔妃随儿子出宫居住,当时密、勤二位太妃年不够五十,便留在了宫里。后来年纪够了,先帝却没提起让二人出宫,如今也没留下旨意……”她顿了顿,犹豫着道:“为人子想要孝敬生母是人之常情,可若是两位太妃出宫,未免显得皇帝缺于奉养,恐怕天下人有所议论……”

这话算是说到了乾隆的心坎,他是个好面子的,最怕的便是天下人议论,可圣祖的遗诏也不好当做没有。当然他也不指望自己的额娘真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来之前他便有了打算,“朕想着,以后每年岁时伏腊、令节寿辰之时,二位王叔可以将太妃接回府邸,承欢膝下,其余时间,太妃则仍在宫中,如此一来,王叔们孝养之心与朕孝奉之意便可两全,皇额娘觉得呢?”

这样的确是两全其美,太后展颜,不住点头,“如此安排很是妥当!”

乾隆笑了,“那儿子回头就拟旨。”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