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建安七子”之一,著名文学家。其祖为汉朝三公。献帝西迁时,王粲徙至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后到荆州依附刘表,刘表以王粲其人貌不副其名而且躯体羸弱,不甚见重。刘表死后,王粲劝刘表次子刘琮,令归降于曹操,曹操辟王粲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魏国始建宗庙,王粲与和洽、卫觊、杜袭同拜侍中。其时旧制礼仪废弛,朝内正要兴造制度,故使王粲与卫觊等典其事。王粲强记默识,善算术行文着诗、赋、论、议垂六十篇,其中七哀诗、登楼赋等皆为名作,有王侍中集。与鲁国孔融、北海徐干、广陵陈琳、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东平刘桢,合称建安七子,建安二十二年卒,享年四十一岁。

王粲出身于东汉的上层官僚之家,曾祖王龚顺帝时官至太尉,祖父王畅灵帝时官至司空,都曾位列三公,父亲王谦是大将军何进的长史,王粲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幕府名士。优越的家庭条件,加上本人的刻苦努力,终于使王粲成就了自己在文学上的不朽事业,写下了著名的登楼赋和七哀诗等作品。当时,有七位创作成就很高的人被称作“建安七子”,王粲不仅名列其中,而且是七子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称“曹王”。梁朝大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赞誉王粲为“七子之冠冕”。同时,由于王粲的特殊经历和贡献,也使他成了中国古代幕府中的一名佼佼者。

王粲有二子,魏讽造反时为其所引,事败被诛,王粲后人遂绝。文章志曰:太祖时征汉中,闻粲子死,叹曰:孤若在,不使仲宣无后。博物记曰:时,王粲与族兄王凯俱避地荆州,刘表欲以女儿配与王粲,但嫌其形陋,遂转配王凯。王凯子王业,即刘表之外孙。东汉蔡邕家中有书近万卷,末年曾载数车尽送与王粲,王粲死后,相国掾魏讽谋反,王粲二子与同谋,既尔被诛,蔡邕所与之书悉皆归于王业。王业,字长绪,位至谒者仆射。其子王宏,字正宗,是王弼之兄。官至司隶校尉。魏氏春秋曰:文帝既诛粲二子,以业嗣粲。

王粲年少时就显示出了非同常人的文才,有一天,他与人同行,路上遇到一石碑,王粲看了一遍,别人问他能否背诵这篇碑文,王粲微微一笑说“这有何难?”当即背碑而诵,一字不差,随行的人无不惊叹。又一次,王粲看人家下围棋,棋盘不小心被掀翻了,乱了棋局,下棋的二人正在唏嘘不已的时候,王粲凭着自己的记忆,重新把棋局恢复。下棋的人不信他摆得对,就重新摆好棋局用手帕盖上,另换一棋盘让他恢复。摆好后,两相对照,一般模样,无有一棋错位。二、三百个棋子的棋面能一目默识,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此事被时人传为佳话。

汉献帝西迁,王粲也随之徙居长安,深得左中郎将蔡邕的赏识,当时,蔡邕才学卓著,朝内官员无不敬仰,宾客盈门。蔡邕听说王粲来到,慌忙出门迎接,匆忙中竟把鞋子穿倒了,留下了“倒履相迎”的千古佳话,后人用“倒履相迎”用来形容待人十分热情。看到大文学蔡邕“倒履相迎”的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且身材矮小、长相平平,众宾客十分看不起他,蔡邕对宾客们说:“这位是王龚的孙子,才华出众,我都不如他啊!我所有的藏书、文章,都要传授给他。”从此王粲成为蔡邕的传人。

王粲天资聪慧,言辞明辨,精于数学、棋艺,对典章礼仪尤为熟悉,经常参与朝廷奏议及拟订制度,太庙颂等皆出自王粲手笔。他自视甚高,在仿连珠一文中,俨然以管仲自比,并强调说:“帝王虽贤,非良臣无以济天下。”他的政治思想基本上属儒家,间亦杂有法家刑名之学,认为欲致治世,必须“吏服雅训,儒通文法”、“宽猛相济,刚柔自克”儒吏论。他还受到了道家的某些影响,如安身论中把社会的稳定和个人的安全归结到“寡欲”,就是受到黄老学说的影响。王粲颇得曹操信任,在“建安七子”中,他的政治地位最高,是唯一的封侯的。

王粲诗今存23首,包括四言、五言两种体裁。四言诗主要作于前期,有赠士孙文始、思亲诗等,多抒发其悲愁忧苦的情怀。五言诗数量较多,成就也更高,代表作有七哀诗3首、从军诗5首。七哀诗作于前期,其中第一首是诗人自关中避乱荆州途中所作。它以亲身体验的事实为题材,具体描写了汉末战乱给国家、给广大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难,诗中“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等句,真实地概括了这场时代的惨剧,其中关于饥妇弃子的描写,更是传达了当时社会的凄楚气氛。此诗的写作时间早于曹操蒿里行5年,是最早反映汉末战乱的优秀诗篇。从军诗作于后期,其一写西征关右,二、三、四、五皆写东征孙权,诗中提出“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对曹军的征伐作了热烈歌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政治进取心。

总的来说,王粲的诗歌以抒情见长,故有人评论说他“情胜”刘熙载艺概,同时辞采也比较秀美,刘勰将他与曹植同列,说“兼善则子建、仲宣”文心雕龙明诗。

王粲散文以他为刘表拟的为刘荆州谏袁谭书和为刘荆州与袁尚书比较成功。书中劝解袁氏兄弟不要做阋墙之斗,应当联合御侮,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写得“词章纵横”张溥王侍中集题辞,甚有情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王粲集11卷,去伐论集3卷,汉末英雄记10卷,皆佚。明代张溥辑有王侍中集1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