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按工配粮,也就是说,不管是军户、匠户还是后来的流民遗裔,或编入行伍充军打仗,或征召为匠作工生产,又或留守村落耕田种地,都是为公家做事。
所产所获一律充公,各自付出根据工种级别不同记作工分,待到年下进行统一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如果确有继续,也可提出申请,予以照顾。
这种颇具原始共主义味道的分配制度,出发点固然不错,只是太过超前。
尤其在生产力仍旧低下的情况下,不但没有带来社会财富的迅速累积,还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出人性中的自私和贪婪,很快出现人浮于事和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尤其在耕田种地的遗民农户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反思之下,潜军管理层又对分配制度作了改进,其中核心便是,遗民农户耕种所产粮食和饲养的鸡鸭猪羊,经过统计确认后,可以先行自留六成,另外四成拿来上交潜军总部,用以供给军户匠户。
潜军则为农户提供土地房屋和安全保障,同时帮助打造农具,兴修水利,解决粮食以外的物资供应问题。
取长补短,各取所需,这一办法一经公布,立刻得到所有人欢迎,自此之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潜军遗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极大改善。
十五年前,因见潜军库房存放的粮米越来越多,农户交来的畜禽更是远超潜军用度,洪度年与几位潜军头目商量过后,决定再将遗民农户自留比例提高了一成,遗民负担随之更加减轻,日子竟比潜军中的军户匠户还要阔绰起来。
如此一来,又轮到军匠眼红,少不得一些闲言碎语传入洪度年耳中,洪度年却是不动声色,只因这位目光长远宽厚老者心中清楚,这簇孤悬海外的华夏苗裔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便是凭了不分彼此四字。
此时遗民子弟人数已是潜军后裔数倍,来日一旦启用,遗民才是补充军匠之主要来源,此时让他们占些便宜,不过是为了更好的聚拢人心罢了。
这便应了那句老话:今日与你分酒肉,明日一道送人头!
郑鸣听完,不由暗叹这些五百多年前的古人手段高明与目光长远,虽然身处孤绝之境,却也能够因地制宜,不断改进,不但维持军户匠户不散,还能聚起数万之民,单凭这份高超智慧,便是拿来治理一国一邦,也是不在话下。
于是,郑鸣再度看往洪钱二人的目光之中,已然又多了一分敬重。
再问几个问题之后,郑鸣已对潜军遗民和这个自成一体小社会有了一个初步印象。
笼统说来,这是一个维持战时体系,又兼顾军民平衡的人口聚团,以洪度年钱来多洪雷铁烈等人为核心,以世袭军匠子弟为骨干,以遗民后裔为血肉主体,平日养兵蓄锐,但有用时,很快便能转化为一支有兵有匠,配备战船火器,并且具备相当后勤补给能力的水师战队。
但毕竟这是个将近八万人又自成一体的小社会,故步自封已经二百余年,安于现状,积习已深,因此重整不易,改造极难,尤其是按照自己这个现代人的思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