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觉得这个书生不仅对人的称呼奇怪,穿的也十分奇怪。
这里已经是西南边陲,居住百姓多为少数民族,男子穿着一般是身着白布短衣,头缠青蓝布,此人却一副士人书生打扮。
金真诠看出“阿文姑娘”眼里的困惑,笑着解释道:“我并非侬人,是这里的学堂儒士。与商续是旧识。他常在信中提起你,今日一见,姑娘果然气质不俗。”
陈文细细的琢磨这个“气质不俗”的形容,觉得好像是一个很牵强的褒义词……也不知道这个商续到底在信中是怎么形容她的……
商续乍见故人心中欢喜,之前被陈文气出来的阴郁一扫而空。
“真诠,阿南怎么样?”
金真诠笑着回答道:“一切都很好。就等着你来把这个结解开了。”
陈文在旁边听的云里雾里,商续这个人,真是……贼精贼精的。故意挑起她的好奇心,等着她先开口问吗?
金真诠言罢还要邀请商续同行,商续看着陈文一副兴致不高的样子,就拒绝了。
此行把陈文带来就是想让金真诠瞧瞧,既然陈文并无兴致,那他也不急于一时去叙什么旧情了。
于是金真诠没有再与二人多言,背着他那个快把他脊背压弯的箱笼往市集走。
陈文看他走远再忍不住好奇,开口道:“他是谁?他要去哪?”
商续见陈文终于主动开口了,一挑眉,想逗逗她。
但是又害怕陈文不禁逗,又不理他了。开口的话又变了方向。
解释道:“这个人是我两年前来广南巡视结交的好友。说起来,我还救过他一命呢。”
碧空如洗,天色与潭水一般清澈。艳阳高照,在这青色的山谷之中却也并不伤人。
商续与陈文慢悠悠的往回走,来往的侬人见得两人穿着不像本地人,却也和善的朝两人笑笑,足见其热情好客。
商续说话的声音也在这一片安宁的气氛中让陈文渐渐地放下芥蒂,认真地听商续讲他以往的经历。
“当初我刚到广南府,就遇上一桩命案。而且还是发生在黔国公府,也就是沐王府。我毕竟是仵作,当年初出茅庐也不懂什么官场规矩,一眼看出那人并非殴打致死。”
“于是我便直接提了出来。没成想,此番嫁祸,本就是沐王府内部的争斗。我横叉一脚,阴差阳错救了一个人。当时金真诠还不姓金,姓沐。也就是世代镇守云南的沐家人之一。”
“因为我的相助,他侥幸逃脱一死。却也对沐家彻底失望。我刚开始认识他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屡试不第的闲散书生。”
“后来经历了这番变故,心态大变。当时又值广南土司与流官矛盾尖锐的多事之秋,于是沐真诠就改了母家的姓,跑到土司管辖的寨子里当起了学堂儒师。变相的履行自己沐家人的义务。”
陈文还是有几个地方没听太懂,于是开口问道:“流官是什么?他都被本家害的差点冤枉致死,又何必履行什么沐家人的义务?”
商续有些看不懂陈文了。不是大文豪吗,怎么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反而不知道了?
耐心开口解释道:“流官就是与地方官差不多的官职名。不过广南地区比较特殊,实行的是土流并存的制度。土也就是土司,流指的就是流官。”
“广南地区山高水远,自沐英沐王爷打下这片江山之后,历代帝王都实行的这种制度。土司掌管军权,流官掌管政权。沐家世袭黔国公爵位,祖训世代流传‘生为大明屏障,死为大明忠魂’,所以沐家在云南充当的就是调节这流官与土司之间矛盾,镇守大明南部的角色。”
“金真诠这人也着实令人佩服。居然能孤身一人就跑到寨子里教书,也不知是用了什么法子,说服了侬人土司,让他来教寨子里的小孩。”
“他可是沐家人。与侬家之间的关系…不说敌对吧,但也算不上多好。毕竟一山不容二虎,云南地界也容不下两个领头的。不过这也是朝廷刻意为之,御下之术嘛,不过一个平衡之道。”
“他刚刚去市集是换书去了。七月大暑,该给学堂的孩子们换书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