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呼啸,长安正街上,李治捧着大罗剑胎,踱步而行。

雨夜如幕,朝歌青石长街上,黑袍玄鸟王袍随风扬起,太平龍纹冠束发,九宝墨玉带裹腰间,一步一伐,天人合一的水幕里,青年人捧剑而行。

雷电震颤雨穹,白光之下,玄纹玉容,太子捧剑,这一刻,天地放佛定格,无数人的睁大了眼。

这等场面,震慑人心。

长街,蟒袍太子,峥嵘亦行。

雷霆,大罗剑胎,呼风唤雨。

如梦亦如幻,如露亦如电!

这一幕,映入到了所有人的心目中。

这是李治这辈子第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光时刻。

当然,这绝对不是最后一个。

李治走过,背后稷下学宫里传来礼官长喝,“第一骑,大儒杜少陵,长公子行弟子牵马礼!”

哒哒声响彻,李承乾牵着一匹马,踱步而出,那马背上的杜少陵一袭青衫,腰缠青囊,骏马过长街,杜少陵打开青囊,拿出书卷,开口朗朗,浩然冲天,“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只看到,杜少陵口出之时,那手捧春秋古书中,一道道璀璨的金色光芒呼啸而出,凌空虚化,凝成一道道细小若蚊蝇的金字,“不”“患”“人”“车”“军”“匹”“夫”……

迎风巨变,那些悬浮的金字陡然从蚊蝇张到快有车轮大小,呼啸奔腾汇聚老儒头顶,疯狂旋转起来,一时间,无数的金光文字和白蒙蒙的浩然正气交融黏合,一时间方圆百章之内,金色光晕可比烈日皓月,放佛成了天地唯一,给整个长安城都染上了一层浩然之气!

这,这,这是什么?

浩然正气!

儒门杀招!

此景一出,不说神仙们傻眼了,就连王老板也蒙了,我,我靠,李世民真的就靠着那些小说,把儒门浩然之气给捣鼓出来了?

嫦娥看着杜少陵的开门一吼,不由得玉容变色,“你们大唐的读书人,都是这般气势吗?”

王多鱼用一种很平淡的口气,轻描淡写道,“当然,娥姑娘初来长安,不知道也是正常,在我大唐,儒生之间,修行第次,阶位不同,威能自然也不同,按照大唐的分列排位,应该是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大学士,大儒,这其中,童生明眸夜视,秋毫可辨;秀才墨不沾衣,字言共鸣,甚至纸上谈兵;举人蚊虫避让,出口成章,舌绽春雷,甚至天花乱坠;进士则唇枪舌剑,笔墨横空,文房四宝,镇压无穷;翰林身不染尘,为人之师,神来之笔,无物不破;大学生者更是平步青云,官拜庙堂;大儒更是了得,一句教诲,绕梁三日而不断,字墨化骨,宣纸为人,我甚至听闻说,有的大儒做一美人图,第二天就那美人就可以从画中而出,神异无比,厉害了得!”

嫦娥听着王多鱼的解释,一时间只觉得头脑昏昏沉沉,只觉得自己久在天庭,似乎荒诞了很多东西,变成了白痴傻子,然而,有这种感觉的不单单是嫦娥,诸多仙人也纷纷有一种恍如隔世的错觉,使我们闭关时间太久了,还是人间发展太快了,这书生之气都能和王朝业力一样发挥威能了吗?

亦或者说,刚刚那人喝出言语只是错觉?

然而更快的,随后而出的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杜牧,李商隐,大儒纷纷出列,无数金斗大字若星辰一般照耀满长安,这让神仙们发现,这不是错觉。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