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铉在进入武英殿之前的一路上,整个人都有些魂不守舍,他想不明白,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济南卫指挥佥事,又不是开国武勋之后,怎么就能进入当今皇帝的眼睛里。

御前奏对,多大的殊荣啊,祖上三辈的坟都冒青烟了?

“你在这候着,咱进去禀报。”

领路的太监把铁铉扔在殿门外嘱托一声,后者忙不迭的点着脑袋,手心里早已是蓄满了汗水。

听之前魏国公那语气,自己这是好事将近了,听说之前几名受召的都得到了擢升,皇帝老子难道也要青睐自己了?

我铁铉才三十出头,荣誉是不是来的太早了一点?

就在铁铉还胡思乱想的时候,方前那个小太监走了出来,一脸的笑,“陛下传见,铁将军请。”

铁铉赶紧正了正衣冠,深吸一口气,低头便迈进了武英殿,一路上也不敢四下张望,就把脑袋低的深深的,用余光大致感觉到正上首的御案后面坐着一人,马上屈膝下跪,“臣,济南卫指挥佥事铁铉,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赐座,上茶。”

朱允炆正忙着重新校检手里的计划书,也没工夫抬头看他,就随口说了一句。

铁铉谢过,颤颤巍巍的找了个位子坐下小半拉屁股,整个人绷的死死的,哪里还敢喝茶。

“朕听说你对兵事颇为熟稔?”

“臣惭愧,仅略知一二。”

“朕的问题你要如实来答。”

“是。”

“我大明之军如何?”

“王者之师,百战强军。”

朱允炆放下折子,看向铁铉,“京营的兵,比起九边之军,如何?”

铁铉一怔,嗫嚅了小片刻,才一拱手,“臣不敢欺君,略有不如。”

朱允炆点点头,“何故?”

“九边之军,一年数战,活下来的俱是精锐,京营虽装备精良,然良莠相存,参差不齐,若经战阵,不能久持。”

铁铉这里所说的不能久持,指的是军队的意志力,也就是所谓的对伤亡率的接受度。

一支军队,当死伤数量达到全军一定比例的时候,军队就会产生溃散,所谓兵败如山倒,说的就是如此。

这个比例,有高有低,越是杂牌军越是容易溃散,首屈一指的便是淝水之战的苻坚秦军。

八十万杂牌军投鞭断流,只因为渡江受阻便一哄而散,吓得草木皆兵,堪称军队的笑话。

明朝中后期的军队也如此,土木之变,五十万装备着当时世界上最精良装备的大军因皇帝被俘便四散而逃、全军覆没。

再往后,十几万大军野战打不过区区几千女真更是家常便饭,以致野猪皮夸口“女真不满万,满万则无敌。”

殊不知,即使是成吉思汗留下的征服半个世界的蒙古骑兵,也曾被徐达、常遇春以区区几万人,在河北大地以野战的形式打得狼奔琢突,如丧家之犬。

而死战不退的也比比皆是,最早如项羽之楚项,破釜沉舟,一万人硬撼蒙恬二十多万黑衫军,大获全胜。

汉末陷阵、先登。

南宋也尚有岳家军。

但是大家都可以发现,这些意志如钢铁,可以做到全军战死而不退的强兵往往数量上极其稀少。

能做到全国军人一体同心、视死如归的,在后世只有两支军队:红朝解放军、斯大林保卫战中的苏联红军。

那是实打实的钢铁意志。

想要练出这种军人,用的是精良装备、超高兵饷、优厚伙食吗?

用的是精神洗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