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正月十五,小迈已经创作了一套人民币的画册,共21张画,收集齐了第四套人民币,改造了20张儿童画,并且成功做出一个木制鲸鱼摆件的设计图纸。
鲸鱼摆件的设计是以“山河”为主题,山河代表天地世界,鲸鱼代表独立的生命。
小迈技术不够,做圆雕是不可能的,也找不到那么好的木材。所以她就用削好抛光的的小木块拼接,慢慢组成一个具体的形象:鲸鱼的身上背着一座大山,山上有松树和怪石,山脚有河,因为小迈买不到树脂,只能用一块薄木片用小刀刻出纹理,染色后再铺到山底。
鲸鱼摆件很大,长70厘米,高40厘米,宽28厘米。耗费了小迈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用光了一小捆奶奶从大堤上砍的“条子”,还有爸爸特地给她批发的一罐强力胶。
小迈拜托爷爷给自己打了个木桩底,她在木桩上刻出来祥云细纹,最后找木匠给木桩底抛光上了漆。
最后给这个鲸鱼上底的时候,是很隆重的。
全家人都在围观,还叫来了二爷爷三爷爷,小迈的爷爷在众目睽睽之下,搬着小迈一点一点粘起来的大鲸鱼,放在了木桩底上,在胶水风干之前,这个鲸鱼是不能碰的。
为了固定鲸鱼胶水风干后,爸爸又搬到工厂里,在连接处隐秘的地方上了螺丝,最后拿回家,小迈用削成岩石和草木形状的木块把螺丝完全挡住,上胶粘好才算完工。
昊昊来找小迈玩的时候,看到了这个鲸鱼,心里顿时生出些许挫败感。
“你确实比我厉害一点。”昊昊看了半天,下了个结论。
妈妈终于为小迈找到了贩卖画材的人,给小迈买了两包4k,两张2k的素描纸。一个画架,一块超大的画板,还有铅笔炭笔和水彩颜料。
小迈想把改造过的儿童画从图画本转到4k素描纸上,再画两副2k的大件,把人民币画像印成画册,就去店口村开个画展。
印刷的事,就让爸爸去联系。
小迈有两个干爹,一个姓白,一个姓张。白爸爸是做印刷厂的,小迈的人民币卡片图册就交给他来处理。
只不过谈生意的时候,白爸爸被小迈的骚操作秀的头皮发麻,虽然小迈没有面对面跟他谈,但是谁能想到,一个完整的书籍设计,印刷数量,排版文字图画都是出自一个虚岁六岁的孩子之手?
虽说只印5本,但是,但是小迈才六岁啊……
小迈想过受众的问题,她的画风是比较前卫的,融合了日漫中的线条清晰,西方艺术的空间造型和细节塑造和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元素,和许多天马行空的想象。
在2004年的农村,即使是发展比较快的农村,也很少有人会为了一幅画花几百块钱。
但是,有噱头可能就不一样了。
营销,无非需要一个响亮的名头,这一切画作都很普通,经济成本很低,不过就是耗费时间画出来的精美的画罢了。但如果这一切都出自一个六岁孩子的手,就不一样了。
小迈办画展的目的,无非就是卖掉她囤积的画作,挣一笔本金来稳定自己的生产链。
她用来宣传的噱头,就是“六岁的神童”,而公关除了小迈的亲人以外,还要有第三者来做才会显得比较可信。
于是小迈在画展开始之前两个周,在奶奶赶集卖菜的摊上,挂了张小迈自己画的海报,很大,十分醒目地提示着大家:2004年2月26日,六岁神童刘小迈的画作展示在集市的哪哪哪举行。
奶奶的同行看见了,当然会问,他们一问,按照小迈的叮嘱,奶奶就会跟他们谈生意,如果他们也愿意挂小迈的海报,就按一天15给他们报酬。
本来奶奶想先别说报酬的事儿,直接让他们帮小迈挂,不想挂的人再提报酬。
但是小迈觉得如果商户之间通气,有人知道自己没得到钱还免费帮别人宣传,肯定会对小迈失去好感,继而不帮她宣传,这个损失是很持久的,小迈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场面。
所以无差别,请人办事就要花钱,小迈根据奶奶反馈回来的数量印刷海报,下次赶集的时候就去挂海报,挂着挂着,在附近几个村,小迈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虽然那个年代,大多数人的受教育水平都不高,但只要有一个识字的人看见,他就能让他身边那些或者识字或者不识字的人都知道,海报只不过是基本的宣传,真正要做到宣传,就要让这个话题有“被说”的价值。
说起来这个,一定会显出讨论者的与众不同,获得的讯息有多有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