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是打生打死,刘征却依旧在后方混吃等死,因为监管粮草,刘征甚至让手下的士卒一天吃四顿,白给的粮草,不要白不要。当然啦,士兵既然吃得多,自然也要加大训练量。
现在刘征是白天锻炼士兵体能,训练士兵的军纪,刘征的要求是要能做到令行禁止。之前刘征在守鹿邑的时候,就算是陈国精锐,那单兵素质也是感人,这里并不说身体素质,而是指军事素养。站个队站的歪歪扭扭,集合也是慢慢吞吞,不是刘征瞎说,前世六年级小学生整了六年队,都比这些人整队好。刘征之所以面对鹿邑黄巾那么慎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士兵在他这个看过后世大阅兵的人的眼里,实在是太不行了。
刘征不求这些士兵能做到后世的军人那样,但是后世军训的学生这样的要求那是必须达到的。所以,刘征这几天一直在以乐进认为是变态的训练来操练士兵,士兵也是苦不堪言。但是刘征那也发话了:
“平时多流汗,战场少流血。”
这句话,受到了曹操和皇甫嵩高度赞扬,很快这句话就传遍长社军营了,传到士兵耳朵里的,同样还有刘征的大名。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士兵因为训练量加大而抱怨刘征,相反,能有刘征这种关爱士兵性命的将军,士兵们反而很感激刘征,当然啦,更感激的是刘征的一日四餐。所以,哪怕刘征有着非常多的训练要求,这些军士一直都是完美完成的。
晚上同样不能让这些军士闲着,刘征开始教这些士兵中的军官识字,要知道,这个时代虽然平民百姓也可以学到知识,但是在军队里大规模,扫盲的,刘征是独一个,毫不夸张的说,刘征已经触犯到了某些人的底线,如果这件事传出去,一些坚守愚民政策的世家绝对会把刘征当成生死大敌,这与刘征的打算是冲突的。所以,刘征把消息也锁的很死,只教导经过考察的,值得信任的军官,也就五十来个人。
每天等到天黑的时候,刘征就带着士官来到一个偏屋进行学习,每天教三十个字,不同于别的小说里那种,主角让猛将学习,猛将一看书就头痛不一样。虽然古代晚上光线不好,刘征点了一屋子的油灯,硬是把整间屋子照的通亮,当然气味不太好问,但是每一个士官都学的很认真,在这个年代,知识真的是财富,很多人都是抱着自己能识的两个字,将来就算交给自己儿子也好啊,这种态度在学。更何况,刘征当着所有人的面声称,以后能在陈国军队里当上高位的军官,一定是要识字的。刘征有一些野望,是需要大量忠心于他的识字的人的。
刘征当然不可能只教士官识字,他还给士官灌输了很多思想,比如说,军人荣誉,忠君爱国的思想,最主要的还是爱国思想。识字要见成效可能要很久,但是灌输思想就不一样了,用不了多久就能看到成果。
刘征对于晚上偷偷学习这件事是严格保密的,这些士官也不是傻子,也都对此事闭口不提。别问,问就是在屋里商讨破敌之计。
值得一提的是,刘征的训练方式在乐进看来也是千奇百怪,让五个士兵一组,扛一根圆木。大清早起来练跑步,让士兵大雨天出去趟泥水等等等等。在乐进眼里这就是在折腾士兵,乐进也很好奇,这些士兵为什么不反对这种训练。说实话,这些士兵也不懂为什么这么练,但是胜在刘征威望很高,这些士兵都是从陈国出来的,不少人还是鹿邑一战的壮丁,并非是老兵油子。知道世子有本事,有能耐。同样的,刘征的思想教育也是功不可没,刘征要求没每晚来学识字的士兵要回去,向自己的部下宣传世子的思想的。当然啦,每天四顿饭同样功不可没,毕竟很多人就是因为吃不饱才参军的。
练了半个月,刘征带着士兵早晨进行跑操训练的时候,此时士兵已经大变模样了,,无论是整队速度还是军容,还有那精气神都不一样了。整个军队都有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势。很多士兵都记住了刘征偷过来的经典语录,“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刘征大营里的不少士兵已经不再是抱着混饭吃的态度来训练了,而是抱着出人头地的想法在操练。就连练兵狂人乐进都说刘征实在是练兵奇才。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