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座位上,李带以大约一个小时两千字的速度,继续完成两篇欧·亨利的小说。

“完成了。”

李带长舒一口气,连续好几篇短篇小说的写作,让他实在有些筋疲力尽,疲惫之中,又有某种完成了作品之后,那种脱力的快感。虽然这作品的核心构思不是自己的,但是同样的故事,由不同的作者进行演绎,出来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吧。

他现在无心思考自己文抄公的做法是对还是错,他唯一思考的只是,如何把手里的小说,写得更好一点。毕竟那些都是过去世界里的遗产了。

两篇小说写下来,《麦琪的礼物》这篇评级是C,李带自己写下来也觉得这篇看得更顺眼,他修改了这个故事的背景设定,把它放在华夏而不是米国。

原本这个故事讲的是,圣诞节将至,一对贫困的夫妇,想送对方圣诞礼物,但是两个人生活拮据,都拿不出钱来购置礼物。妻子为了给丈夫的金表配一根表链,卖掉了自己珍爱的长发。

与此同时,丈夫为了给妻子的美丽的长发买一套发梳,卖掉了自己祖传三代的手表。丈夫得到了表链作为礼物,却没有金表相配,妻子得到了发梳,却没有可以打理的长发。

虽然两个人的礼物都没有发挥使用价值,但是两人见证了彼此的爱与为爱做出的牺牲。

故事非常感人,李带第一次读到的时候也深受感动。但是在感动之余,他又难免产生了两个疑惑。

一是,头发竟然也可以卖钱?

二是,发梳为什么会这么贵,竟然要卖掉金表才买得起?

当然欧·亨利其实有特别说明,强调发梳是由玳瑁制成,上面镶嵌了珠宝,也是很贵重的礼物。

李带在构思故事的时候,就意识到这点,他认为之所以会有误解,是中美文化差异导致的。

于是他写的时候,顺手将故事改得更本土化了一点。

他把主角从一对夫妻,改成了一对刚从大学毕业,步入社会的情侣。

男孩沉迷二刺猿,热衷动漫和游戏,有些时候冷落了女孩,让她觉得自己的地位,还不如男孩电脑桌前放的那些手办。

而女孩则是典型的文艺女青年,喜欢摄影,手上那台单反相机是父亲送给她的成年礼物。当她要外出拍摄的时候,男孩又觉得女孩的社交圈子都是些现充,容不下他这个宅男。

后面的故事结构几乎没有做变动。男孩卖掉了只差一个人物就收集齐了的限量版手办,送了女孩一直心心念念想要的长焦镜头。而女孩卖掉了相机,送给男孩缺少的那个手办。

最后看到礼物时,两个人的心结都被解开。

大概是这么个故事,总体来说换汤不换药,但系统给出来的分数竟然还有所上升。

从《最后一片叶子》时的D级,变成了C级。

给出来的评语是说,为原本的故事增添了一重前置的矛盾,尽管处理得还有很大问题,但尝试的勇气可嘉。

原来系统评分不是完全参考原作来的,不是越贴近原作分数就越高,而是把李带完成的小说当成一个全新的作品来考量。

至于《警察与赞美诗》这篇,就还是保持了一贯的D级水准。

不过好歹是写完了。

一看时间,已经快六点。

往好了说,是谢老师鸽了他一个小时,往坏了说,是他鸽了谢老师一个小时。

说起来谢思文的人跑哪里去了,不是说放学之前回来看他稿子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