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确实不错,不过实际行动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何冰的想法不错,使用无人机进行大范围的航拍搜索或者侦测短波信号确实能降低人力搜索的难度。不过这种方式拿来民用尚可,何冰现在可是要找军事基地,真正的军用设施!

试想一下,一处军事基地的选址应该注意些什么?

首先位置必须要人迹罕至,而且够隐蔽,这样才能避免普通人误入,而且也可以减少军民之间的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另外,像空军基地这种特殊军用设施,为了不对雷达之类的电子设备造成影响,其附近的电磁干扰必须要小。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作为一个军事基地,而且看样子还是具有洲际远程打击能力的军事基地,反侦察能力一定非常强。何冰想要凭借那些简陋粗暴的民用技术直接将其定位实在不太现实。

不过事已至此,何冰和章鱼哥不管能不能行都要试一下的。

固定翼无人机想要组装一架确实很容易,结构上采用较为简单的单发动机模式就好,核电池供能。为了减轻整体重量,在飞机外壳制作方面章鱼哥选择了整体3D打印,使用发泡聚乙烯材料。

“我说……用泡沫塑料做的飞机真的不会被大风刮断么?”

“反正也就用泡沫塑料做一个流线型外壳,关键结构上会用工程塑料和玻璃钢进行补强的,怕啥?”

就这样,这台简陋的固定翼无人机便被制造出来。由于基地内剩余的小型探测仪器有限,章鱼哥拆解了不少机器人残骸才勉强凑出了一套能对付着使用的探测器。

探测器,说起来好听,但实际上就是拿高清动态摄影机和小型雷达装置拼凑出来的。高清动态摄影机可以用来拍摄地面的情况,小型雷达装置可以感应到地面上可能出现的电波信号,整体配置上要比二战时期的侦察机先进多了……

不过光有这样一架侦察机还不够,由于大气层外的卫星在一百年前的核大战中作为战略目标被率先摧毁殆尽,何冰和章鱼哥无法使用卫星定位系统。若是只有这一架侦察机的话,就算侦察机探测到了那空军基地,何冰和章鱼哥也没法得到关于那空军基地的准确地点。

何冰想到了在一战二战时出镜率极高的探空气球。

如果制造几个装有信号接收装置的气球发送到天空中,不但侦察机的探测范围和遥控范围会有所增大,还可以利用三角形定位来确定侦察机的具体坐标。

为了达到三角形定位的目的,这样的探空气球至少要制作出两个来。

制造气球对于火种基地现有的工业条件来讲并不算是难事,不过等到探空气球被制造出来后准备试飞时新的问题又暴露出来了。

气球升不起来!

这就奇了怪了,浮空气球是由5号设计的,设计角度上是不可能出现问题的。那气球单是氦气囊大小就有足足40立方米,可以提供至少400牛的升力。而这气球整体净重加上负载的各种仪器质量也不可能超过36千克,浮力必然大于重力,肯定能飞起来的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