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五月五,今天又是端午节。
仙霞贯,光裕堂朱氏宗祠。
虽然此时才刚刚天亮,但是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无数火把光烛的照耀之下,到处都是人影晃动。
祠堂的大门上方挂有一块牌匾。上书‘朱氏宗祠’四个大字,下有‘光裕堂’三个小楷。虽说是小楷,但是也一样比人的巴掌摊开还要大上几分,离着三四十步之远,也能看清‘光裕堂’三个字。
大门左右两边,各竖着一根粗大的圆柱,上面分别刻有一副字墨。
“明登承国选,才高应世传。”
“文邦贤学士,圣殿荣封联。”
这是仙霞贯朱氏宗祠的大门门联,同样也是这朱氏光裕堂之传承辈分。
自从祖上从徽州南迁,来到仙霞贯之后,朱氏族人在这里生根发芽、开枝散叶,至今已经有了数百年之久。
这数百年来,光裕堂朱氏或许不是仙霞贯人员最多的姓氏,但却是近的二三百年里,仙霞贯最有威望的氏族。哪怕是前朝从邻县、别处先后迁入几个人丁兴旺的大姓,让朱氏人口占比有所下降,影响力受到削弱,但朱氏始终是仙霞贯最有威望的姓氏。
贯,是指一块凹地中的平地,仙霞则是原贯中的一处道观的观名,仙霞贯因此而得名。
仙霞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地处贡江中上游,水网密集,水利灌溉便利,是难得的涝旱保收的乡镇。
在这片盆地、丘陵和绵延的山地、宽广的山间、河谷堆积的平原及岗地里,分布着‘七坑六圾五块田,上下两陂仙霞贯’,大大小小一共二十一个村落。
此时,朱氏宗祠祠门大开。门边两侧,门里门外,站满着朱氏的男女老少。
穿梭来往,好不热闹。
兵丁壮汉们背着枪,举着火把分立外围、两侧值守。
妇人们或抬、或扛,带着簸箕、箩筐在祠堂里进进出出、来来往往。也有男人在四处张罗,更有那快步行走的少男少女穿梭其间,搭手帮忙。
他们有时轻轻细语,有时高声喧哗,但可以看出他们都很开心、兴奋。
身上的粗衣烂服并不能掩盖众人心头的快乐,脸面上的喜色显而易见。哪怕是孩童们偶尔传出的哭闹声,也显得生机,莫名的添加着喜庆。
朱邦兴就听得特别的高兴!
朱邦兴是如今之朱氏族长。年过六十、将至古稀,斑白的长发根根梳起,披在脑后,长度差不多垂至肩膀。
他面色红润,脸带笑意的拄着麒麟龙拐,站在神龛前,在两支粗大的牛油红烛的照耀下,满心愉悦的看着族人们穿进穿出,人来人往的准备着端午祭祖的物什。
仙霞贯朱氏有三房,三位高祖曰高公、曰赖公、曰章公。三公一体,共置一祠,每每烧香祭祖之日,总有朱氏子祖或近或远,近者几步、百十步,远者几里、百十里的前来拜祭。
然而,邦兴公并不是长房高公名下,而是属于二房赖公子孙。他的事迹和人生,在仙霞贯是一个传奇。
清末民初,时逢乱世,军阀割据、政府迭连更换,朱家长房因此而衰落。为此,当年家贫、一无所有而出江讨生活的朱邦兴,于十数年前带着家人、子孙回归故乡。
于战火纷飞之中,他重新撑起了家道中落的朱氏。进而成为仙霞贯乡长,守护着仙霞贯‘七坑六圾五块田,上下两陂仙霞贯’二十一个村子的平安。庇佑百姓、施恩乡里,人称邦兴公,或者是朱家老爷子。
煮熟的粽子堆在天井两边的走廊里,用竹制大簸装着,盛放在条凳上,热气腾腾。把本来就烟雾缭绕的祠堂变得更是雾气朦胧,视线受阻。但是老爷子并不以为意,反而乐在其中。
在他的眼前不远,就有个小子,尿急时也不想走远,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于天井中叉开两条短小细腿,沉腰挺腹、露出开档裤里的小丁丁就准备开闸放水。
邦兴公看见,但根本没有在意孩童的放肆,更没有出言阻止对方,反而一直笑眯眯的望着他的一举一动,越看越是喜欢。
小子被及时赶到的母亲一把拦住、强行拖走,懵懵懂懂的听着母亲训导、讲解。小男孩显然是正在疑惑,他不停的扭头在祠堂里四处张望打量,还特意的回头看望着邦兴公。
老爷子见此,难得的童心萌发,对着小孩童扮了个鬼脸,逗得小屁孩更是满头雾水、神色不解,不知不觉间就把粉嫩的小指头伸到了嘴边,含在口里。
这一举动,直把老爷子看得心花怒放,眼角的皱纹如同菊花般层层散开,呵呵乐笑。
在他的身后半步,站着一位身材挺拔,穿着长装马褂的中年儒者。他也同样在看着朱氏宗里的人来人往,还有热闹非凡的情景。
他也如同朱家老爷子一样,看的满脸兴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