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暮色残照,点点金光洒落在紫禁城那片片琉璃瓦重檐殿顶,显得格外辉煌。

紧挨着乾清宫的东暖阁,是万历皇帝朱翊均日常批阅奏折政务的地方,此地已属后宫,按规矩,外臣不经传召是不得擅入的,故而平常只有司礼监的几位太监在内伺候公务。

“张鲸。”

这日,正在东暖阁内批阅奏折的朱翊均看完昨日首辅申时行递上来的折子,朝伺候在一旁的秉笔太监张鲸开口问道:“你可听过刘承祐此人?”

张鲸今年年近四旬,两鬓微白,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国字脸,一双厚厚的眼皮总是低垂着,换身衣服扔到人群中去,只凭其面相,不知道的人定会将其认作一忠厚老实的农户。可实际上,这位却是内廷司礼监的二号人物,更因其兼掌东厂,权势尤盛掌印太监张诚三分。

说来也是,自古奸**宦,大都样貌忠厚,在皇帝面前更是唯唯诺诺、恭顺异常,谁也不会把“我是奸人”四个字写在脸上。

只见这张鲸听得朱翊均发问,忙恭身应道:“回圣上话,刘家二子的名讳,奴婢自是听过的。”

“此子去岁在湖广蔴城,因不忍见百姓受寒荒之苦,曾开自家粮库,给四方乡里派送了百石米粮。今岁八月,又中了湖广乡试经魁......”

说到此处,心下微忖,有心想卖那锦衣卫都督刘守有一个好,于是便又继续说道:“据说,这孺子与湖广蕲春县的李时珍也有交情,被李太医视作忘年小友。”

朱翊均今年方二十二岁,常以千古圣明之君自诩,平日里不但勤于政务,且最喜李时珍、海瑞等忠直良臣,眼下听得张鲸如此说,不由笑道:“原来他还识得李时珍。呵呵,能得申阁老、李时珍、海瑞三人一同赞誉,这个刘承祐,难得啊!”

说着,将手中的折子朝张鲸递了过去:“这是他写的治国九策,你先看看。”

“是。”

张鲸见状应诺一声,随即躬着身子上前双手接过,打开折子翻看了半晌后,一时喜露于色,朝朱翊均贺道:“圣上,这折子上写的可都是济世良策啊!”

“未想那锦衣卫刘都督竟也能教出这样的子弟来,奴婢恭贺陛下,我大明再得一有为良臣!”

不想朱翊均听后直接笑骂道:“什么济世良策。你这阉人,什么都没看明白便出言奉承,着实该打。”

随即微微顿了顿后,又叹声道:“那刘家小子到底还是个书生,没接触过政事,不明朝廷利害关系。这治国九策破绽之处太多,若盲目推行,只怕要闹出大乱子来。”

便如之前申时行所言,刘承祐的治国十八策环环相扣,若要正式推行,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削君权”,后来被吏部尚书杨巍执笔砍去了大半,眼下却已然成为一纸空文了。

“这......”张鲸闻言兀自愣怔了片刻,随即急忙跪地谢罪道:“圣上明鉴,是奴婢失言了。”

朱翊均见状摆了摆手,笑道:“起来吧,若你真能看出其中利害,朕反倒不好留你在司礼监了。”

“申阁老也是看过这折子的,他的意思,朕明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