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起江亭,望不尽的寒霜浓雾。

蕲春县郊外,十里亭。

“祐公子不必再送了,此地已属蕲春县境内,再往前送,可真就要将老夫送回家门口了。”

十里寒亭内,李时珍朝刘承祐苦笑道。

连日来,刘承祐陪着李时珍走遍了蔴城县的四方乡野,将百石米粮一一派送完后,又一路相送,直至送到了这蕲春县郊外的十里亭方才停下,而二人此番多日相处,对彼此的了解,也是更深了一些。

只见刘承祐哂然笑道:“先生若不嫌弃,便让学生一路送先生归家又何妨?”

李时珍闻言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也不作回应,沉默半响后,收起笑颜,朝刘承祐正色道:“说说吧,你究竟有何诉求?”

李时珍虽然生性耿直,但却不是傻子,连日来的多番交谈,他早已看出这刘家的小公子虽只年方十五,却着实是个人情练达、少年老成之人,对时势的诸多见解,更是当今许多官场中人也未必能有,若非他亲眼所见,此前是断然不会相信世上能有这等少年人物的。

如此,他如何还能再信自己此前在颍安乡和刘承祐的相遇是偶然?

“先生又多疑了。”,却见刘承祐苦笑一声,随即叹了口气,朝李时珍作揖施礼道:“也罢,既如此,学生便在此送别先生。”

润物细无声......事实上,刘承祐的目的早就已经达到了,他相信此时此刻李时珍的潜意识里,定然已经对他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如此,便已经足够了!

李时珍行医一世,交友满天下,在士林中更是有口皆碑的人,再加上这位李太医性情耿直,心里藏不住事......如此,早晚有一天,他刘承祐的名字定会通过李时珍的口传遍士林阶层。

或许是在一次酒宴当中、或许是在一次对天下后生的评论当中、或许是和故友的一次闲聊当中,如此种种,这李时珍都极有可能提到他刘承祐的名字。岂不闻“一传十、十传百”,而李时珍的这个“一”,份量也足够重!

此次派粮,既可在蔴城县境内善名远播,又可通过李时珍的口把名号传进士林阶层,所以对刘承祐来说,早已是收获颇丰。

“当真无欲无求吗?”

李时珍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心中既有疑虑,便一定要弄个明白,又岂会甘心就这么离去。

只见其思忖片刻后,朝刘承祐凝声说道:“自万历十年起,圣上便一直欲清算江陵一党(张居正),以祐公子的见识,当不难看出你父亲他......只怕撑不了几年了。老夫在士林中也算有几个老友,难道公子就不想请老夫出面为你刘家斡旋一二?”

“圣意岂是他人能够左右的。”,刘承祐闻言苦笑道:“况且学生深知先生禀性,若冒然开口相求,只怕会自讨没趣,如此,就更不敢开口了。”

“好一个玲珑孺子,倒是将老夫的性情看了个通透!”,李时珍笑骂道:“你说的不错,老夫早已致仕多年,不再过问朝政,所以即便你开口相求,我也不会帮你。”

“只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