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写了一个月的永字,涂林停下来了,改开始抄书。
论语,孟子,荀子,春秋,道德经,庄子,列子,墨子,韩非子,五德终始说,吕氏春秋等等,九流十一家,不分昼夜,睡觉也只睡三个时辰,花了一个半月,又抄了个遍,第一缸墨水也终于见了底。
涂老爷看了不解,我儿,何必如此,咱还是买得起这些书的。
涂林日渐消瘦,衣服也显得不合身了,倒是两只眼睛愈发神采奕奕了。
涂夫人不好再阻止,只好每天都盯着厨房,换着法子炖着各种滋补养神的汤送到书房。
涂老爷忙完事情,不是在院子里面舞刀,就是望着那一口缸发呆,只怕是恨不得去喝上一口才罢休。
涂林看着自己写的字,虽然比不上试卷拓本上的那些前辈,但是也算得上工整,笔墨筋骨分明,再也不是墨猪了。
第三个月了,涂林慢了下来,每天只抄两个时辰了,剩下的时间留作读经史子集。
涂老爷望着涂林瘦脱了相,道,我儿,你埋头习字读书三个月了,殊不知欲速则不达,爹爹我练了一辈子的刀了,到如今也不敢说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这个也是靠一些悟性,既然如此,何不出去走一走,散散心。
涂林一听觉得有理,自己真的有些急于求成了,怕是着了相,回道,爹说得有理,可有好的去处?
哈哈,涂老爷见涂林应允,城外十里有座地公山,是咱庆州人常去玩耍的好去处。
收拾完毕,才出门口,只见陶大鱼牵出了一匹枣红矮马,全身上下油光水滑,不见一根杂毛。
涂老爷道,我儿,这是前月我托人买来的一匹西域良马,脾气温顺,刚满齿,专门给你留着当脚力用。
涂林看着这马头和自己一般高的家伙,一阵好奇,爹,缘何不买头驴,这匹马肯定花费不菲吧。
涂老爷老脸一红,大手摸了一下光头,道,我儿,驴是个剥皮吃肉的货,再说咱不稀缺银子。
接过轡绳,马头就开始往涂林的脸上蹭,看来这厮自来熟啊,涂林凑到马儿的耳朵旁边悄悄地说道,咱驾校除名,自学成才,你怕不怕。
马儿似乎听懂了涂林的话,一个响鼻直接打在他的脸上,涂林翻身抬腿上马,坐定下来,一抹脸上的口水,大叫一声,驾!
马儿走了起来,陶大鱼背着干粮水袋两步跟了上来。
橄榄喊了一声少爷,一个小跑跟了上来,把一个精致的荷包递到涂林的手里,道,少爷,路上难免有花费,带在身上花销,荷包里面是夫人准备的,荷包是我绣的。说罢又是一溜烟跑回府中,不见人影,只剩涂老爷和夫人在门口伫立。
良久,一骑一人的身影才消失不见,夫人略带着笑意道,当家的还是把我的话放在心上,今晚早些练完刀回房休息吧。
涂老爷感叹一句,老夫的刀如何不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了?
才出城,涂林忍不住开始诽谤,陶叔叔,要不我下来走吧,这马儿恐怕走路都不如我快。
陶大鱼呵呵一笑,少爷,这马速度不见长,但是耐力好,走一日也不见疲惫,脾气温顺无比,就算拿一挂鞭炮放他头上放,也不会受惊。
涂林心里想着这马恐怕专门为了他精挑细选的,前车之鉴犹在,不然那两位也不会如此放心自己骑马。想到这里,也懒得勒缰绳,身子一歪脚就垫地,抬腿就下来了,顺手把缰绳递给陶大鱼,道,陶叔叔先替我牵着,等我乏了,再骑吧。
涂林摸出了怀里的荷包,嗅了一下,带着一股子橄榄身上的香味,这个气味朝夕相处,很熟悉了。荷包有点沉,打开一角瞟了一眼,都是黄灿灿的金叶子,涂林一声惊叹,我的个亲娘诶。
涂林走不得里把路,就隐隐觉得自己的脚有点乏了,趁着马儿不注意一抬脚坐了上去,马儿似乎浑然未觉。等坐上去了,涂林这才体会出这马儿的妙处来,走着路,四平八稳,不怎么觉得摇晃,心里暗忖,这感觉要赶得上奔驰了。
陶大鱼在前面牵马,涂林让他干粮水袋取下来放到马鞍上挂着,问道,陶叔叔,我爹买这马花了多少钱?
陶大鱼扭头呵呵一笑,八十两银子。
涂林不禁咂舌,这边买一头耕牛也不过五六两银子,这马是主打安全舒适,贵在底盘上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