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我的恋爱张宝同201955
我是个很有耐性的人,如果想要做什么事,就能把这事一直做下去,但我也是个急性子人,如果想要做某事,就急着饭不顾得吃,觉不顾得睡,也要赶紧去做。
我想开始寻访旧时恋人的旅程。这个突发奇想让我兴奋和激动了好几天。我并非喜欢旅游,觉得旅游是件很辛苦的事,要不停地坐车,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却到处是人山人海。与其说是来看风光美景,道不如说是在看人潮涌动。
我曾去过黄山和峨嵋,人多得都走不动路,有时还要排队等上好多时间。这给我的感觉一点都不好。我喜欢寂静安宁,不喜欢喧嚣热闹。喧嚣热闹会让我感到焦躁和不安。
我曾去过陕西佛坪原始森林保护区,那里神奇幽静,林海涛涛,树林高得遮天蔽日,而且气温凉爽,空气清新,绿野仙踪,溪水潺潺,走在里面就感到自己是在漫游仙境。
我旅游总是有很强的目的性,绝非就是看看花草,观观景物,而是想让心灵得到滋润和慰藉。而对旧时恋人的寻访就是安抚心灵,探讨人生的旅行。
许多恋人都几乎三四十年没有相见了。我只能想像着她们现在会是怎样,是不是也和妻子一样满头白发,老态龙钟了?但是,我还是想像不来,因为她们在我的心目依然还是那一个个鲜活美丽,亲切可爱的面孔,让我急切渴望地想早早地见到她们,就像梦中与她们相会那样。
我想马上去新加坡,开始我寻访过去恋人的旅程。我对这种行为也不是没有考虑,有时觉得这样做很荒唐可笑,可是它却是我心中真诚和急切的愿望。其实很多事,没必要非要弄清它的意义,就跟有人在讨论人为什么要吃饭一样。世上有许多事情本身就没有那么多的意义,只是自己的一种心愿。而人生的目的就是去满足一个又一个的心愿。
我要去新加坡拜见徐丽莎,就得要先知道她的住址和联系方式。于是,我决定去丁老师家。我是90年离开学校,调到教育局党办,后来,又去了区委和街道办事处,离开学校时我才刚满30岁,而今我已经退休了,现在一想,真可谓是时光如箭,转眼就是30多年!
我是在四月初的一天上午去了丁老师家。学校在自强西路那边,我挡了个车,花了四十多元钱才到了学校旁边的家属院里。离开学校后,我几乎再也没有回到过学校,学校已经变了大样,校门前原来只是一道大门,可现在已经盖成了大楼。我从学校旁边的一个大门进到了家属院。
家属院里依然如旧。这里也不可能有什么变化,因为这里太小了,原来是学校东边的篮球场和排球场。为了给老师盖楼,就把两个球场都截去了一大块,并排盖起了两栋6层南北走向的楼房。30年前的新楼,现在看起来就像是两栋破败的旧楼,墙面变色,模样阴沉,灰面土脸得就像是两位垂垂老者。
时间太久了,我都记不住丁老师家住在哪一栋楼上了。我问了一位从楼上下来的中年人,“请问,丁老师家住在哪栋楼上?”
中年人朝我看了一眼,说,“不知道,我不是学校里的人。”
很快,我就看到了一位熟悉的身影,她是宋老师,原来是教初中数学的。可是,我是个很好面子的人,不想让别人知道我来找丁老师,是想去拜访她的女儿。于是,我赶忙转过身子。幸好她年纪大了,至少有八十来岁了,眼神不好,就没有认出我。我从旁边匆匆走过,走到里面的那栋楼前,问了一位中年女人。中年女人告诉我说丁老师家住在二门洞的三楼南户。
我来到了二门洞的三楼南户,敲了敲门。里面有人问我,“谁呀?”
我说,“是我,张少东。”
门打开了,一位中年模样的农村妇女,穿着一身朴素的衣裳,抄着江苏淮阴那边的口音问我,“你找谁?”听这口音,我就知道这女人是丁老师的亲戚,因为丁老师家就是那边的人。
我马上问道,“这是丁老师家吗?”
女人让我进来,然后对着家里喊道,“阿姨,有人找你。”
我进到了屋里,看到丁老师已从客厅的沙发上站了起来,就喊道,“丁老师,你好。”
丁老师看着我,半天没有认出来,就问,“你是谁呀?”
我说,“不认识了,我是张少东。”
丁老师又把我看了好一会,就一下抓住了我的手,亲切地说,“哎哟,是你呀。30多年没见了,都认不出来了。”就让我快坐。
别说她认不出我了,我都有点认不出她了。我离开学校时,她还不到五十岁,还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带的是高中重点班的班主任。可是,现在,她已经年近八旬了。头发已经完全白了,满面皱纹,身子也似乎比过去矮了一些,腰也弯了,一副风烛残年的模样。
我把带来的水果放在了茶几上,坐在沙发上,然后朝四处看了看。房子旧了,屋里的东西也是旧的。一点也看不到30多年前的那种明朗与光亮。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过去那台黑白色的索尼电视机已换上了又大又薄的液晶电视。
30多年前,这房子还是新盖的,墙壁白净,灯光十分明亮。特别是她那宝贝女儿进到屋里的那一刻,屋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温馨快乐而富有暖意。可是,眼下这里已黯然失色,不但没了那种温情与暖意,还让人感到有种孤寂清冷的感觉。我问丁老师,“徐师傅还好吗?”徐师傅是她的老伴。
丁老师黯然神伤地说,“他不在了,已经走了三年了,得的是脑溢血。他是82岁时离开的。”
我这才看到了徐师傅的遗像挂在写字台的正上方。遗像中的他在慈祥温和地笑着,可是,他笑得并不开心,因为他肯定是在牵挂着心爱的女儿。我唏嘘了一会,说,“他也算是长寿了。”
写字台上立着一个小镜框,里面是他们全家的彩照。那时丁老师还年轻,人也很漂亮,徐师傅的头发还很茂密,人也显得比较年轻。而他们的女儿还是个中学生,穿着一身蓝白相间的校服,一副窈窕清纯的模样,十分地可爱。我想这应该是他们家人最怀念最美好的那个年代。我就问丁老师,“女儿咋样,还在新加坡?”
丁老师摇了摇头,说,“早就去了加拿大。”她解释着说,“她是85年跟老公去了新加坡进行交流,后来就留在了新加坡,在新加坡中北部的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可能是87年,就跟老公去了加拿大,两年后就拿到了枫叶卡。现在住在多伦多郊区的一个小镇里。”
我问,“她不常回来?”
老人叹了口气,“这多年里,她一共才回来过两三次,一次是她有了孩子之后,带着孩子回来过一次,再是三年前,她爸去世时回来住了半个月。”
这让我不禁在想:她是不是在那边混得不如意?因为我的一位同学去了美国,都二三十年没有回过家了。他父母和家人都不知道他在那边过得咋样。我们同学聚会也千方百计地想联系到他,可是,一点音讯都没得到。相反,有几位混得很好的同学,他们特别热衷于聚会,总是害怕同学不知道他们的职位和年薪。我就问丁老师,“他们在那边干嘛?”
丁老师说,“我也不是太清楚,她老公好像在给一家华人学校教学,她在给华人的孩子当家教。”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