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1年秋季的一天,长安。太史公府。一位60多岁的老人,从书案旁站起身来。此时,院子里秋风飒飒,落叶飘零。他舒活舒活筋骨,将书案上刚写完的那卷竹简轻轻吹干,小心翼翼地卷起来放入布囊中。他拿着布囊走到墙边,那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无数个这样的装有竹简的布囊。从地面堆到房顶。他望着这些十几年来心血,喃喃地说:”终于写完了。“他的声音居然是尖细得如女人一般!再仔细看,他颌下居然没有一般中老年人都有的花白胡须!
晚上,老人召集一家五口坐在餐桌旁。他的妻子,两个儿子,还有一个女儿。他用尖细而苍凉的声音对孩子们说:”今天,我把你们祖父交给我的任务终于完成了……“话未说完,全家已经是一片啜泣之声。只有他们知道这个任务是什么,他们这个家庭,尤其是这位老人为了完成这个任务,经历了怎样的屈辱和磨难。
这位老人是谁?他到底完成了一件怎样的任务?他又经历了怎样的屈辱和磨难呢?他的父亲又是谁?
他就是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交予的史记的撰写任务,他一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羞辱、刑罚和难以忍受的牢狱之灾。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开山之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它的成书和问世则经历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让我们细细道来。
1迁父是个揽活儿的
司马迁其实是个官三代。他的祖父司马喜是汉初五大夫。父亲司马谈,是一位非常热爱自己本职的史官。如果中国封建社会从秦朝算起,那他就是封建社会第一位史官。因为之前“史官放绝,秦灭先王之典,遗制莫存”,战国和秦朝史官制度废弃,所以到汉武帝时四五百年间都没有史官记录历史。“至汉武帝时,始置太史公,命司马谈为之,以掌其职。”中国的史官家族自古以来就具有令人敬仰的良史精神,如春秋时晋国的董狐直笔“赵盾弑其君”的故事,齐国太史伯仲叔季四兄弟直书“崔杼弑其君”的故事,都是那样令人心折。这种良史精神在司马谈身上也有明显的体现。司马谈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深刻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他认为自己生逢盛世,有责任记录这个时代,为往圣继绝学,为后世留下一部信史。可惜,他一心想作为时代历史见证者的热情遭到了巨大打击。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元丰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东巡至泰山,在山上举行了祭祀天地的封禅大典,表明“受命于天”。这是一件千古难逢的盛事,作为太史令的司马谈怎能不参加?但是,他偏偏就没有。为什么?他病了。留在洛阳,未能从行。按说这是情有可原的一件事,也不是什么错误,司马谈却因此遗憾不已,最后竟因此抑郁愤恨而死。这样一位父亲对司马迁的影响可想而知。
司马谈作为太史令,没有写成一部史书,但留下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叫论六家要旨。在这篇文章里,他概括出“阴阳、儒、墨、道、法、名”,并加以论述。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人把春秋战国以来的重要学术流派分析出来,意义十分重大。对司马迁写史记有指导意义,也给后世将诸子百家分门别类加以研究奠定了基础。可见司马谈也不是一般人物。当然,作为一介责任心极强的史官,他最心心念念的还是完成一部史书。这是中国历史的一段“史荒”期。往前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还是孔子编订的春秋,春秋记录的历史也只是到了公元前476年。司马谈也不是只有心动而没有行动,他其实已经开始着手写这部自己十分看重的史书了!他根据国语、战国策、楚汉春秋等书,收集资料,开始撰写。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汉武帝东巡泰山封禅一事,或者司马谈没有受到打击,那么,史记这部书应该有一大部分甚至全部是他写的。呜呼历史不容假设,此书未成而司马谈先死!史记这部书到司马谈这里,仅仅是有了强烈的创作冲动和伟大的写作计划。所幸,他的儿子司马迁有能力、有才华完成他的遗志,而且会更加出色。
太史公自序是史记的最后一篇,是史记的自序,也是司马迁的自传,人们常称之为司马迁自作之列传。司马迁在自序中复现了父亲司马谈向他“托孤”的情景: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脩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以孝道责之,以重任托之,司马谈的这场托孤真堪比孙中山临终前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他就是史记这部书的先行者,足堪为数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
总而言之,集高尚的史官和伟大的父亲于一体的司马谈替儿子司马迁揽了一个大活儿,并为他准备好了干活儿的工具,然后就撒手西去了,史记有了接班人。其实,我们看他在言谈之中那样推崇春秋,他的本意肯定是让司马迁写一部像春秋那样的编年史就行了,后来的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倒是颇合司马谈的心意。但是司马迁以过人才华在体例上开了一个先河,这是作为父亲的司马谈所没有想到的。
那么,史记这部书中,有没有司马谈的影子?他写了多少?哪些是他写的呢?司马谈虽然未能动手撰写通史,但为史记的撰写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确立了部分论点。司马迁写成的史记中的刺客列传、郦生陆贾列传、樊郦滕灌列传、张释之冯唐列传诸篇之赞语,都是司马谈的原作。
2天才史官司马迁
接过父亲的枪,司马迁肩上的担子陡然加重了。但是他又成竹在胸。以一部书成功的条件来说,他是足够了。不仅是家学渊源,读书万卷,还有他自小以来行万里路的丰富阅历,都已经为史记这部书准备了大量素材。甚至可以说,他就是为写这样一部书而生的。父亲走后三年,他丁忧期满,顺利接班,也成了一名太史令。这个官职使他进入了石室金匮也就是国家图书馆,接触到了更加丰富的史料。
在太史公自序里,司马迁是这样描述自己年轻时那段令人神往的壮游经历的:“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总之,他从南走到北,从白走到黑,完成了自己壮丽“文化苦旅”。并且,他的知己、妻子、超级粉丝柳倩娘在游历期间,一直形影相伴。所以这场游历又是浪漫的。
关于史记这部书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司马迁还有个“三个五百年”的说法,太史公自序里他写道:“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即他们父子要填补一项历史空白,还要“为往圣继绝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雄心若此,所以史记一开始就是自命不凡而且出手不凡的。
司马迁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是不满足于走寻常路的。难道写历史就得按照时间顺序一天天记流水账吗?多么单调乏味!我要写一部史书,除了忠实于历史原貌外,必须把创新性和可读性放在第一位。于是,他开始了宏大的构思。几千年的历史风云,在司马迁头脑中逐渐活起来,动起来,形成了以一部部历代帝王为中心风云人物的历史活剧。不是司马迁要拍帝王们的马屁,历史本来就是与这些关键少数直接相关的。他们对历史潮流或顺或逆,从而形成了姿态万千的历史风景,他们是每个朝代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所以,帝王们就是历史风暴的风暴眼,就是台风的中心,就是历史剧的领衔主演。他们的外围是将相,是主演。再外围,还有配角,有群演路人甲。他们就是华夏大地舞台上不可或缺的历史人物。以他们为核心,记录历史事件,让历史鲜活起来。这就是司马迁的天才构思。他不能不为自己的构思激动不已并奋笔疾书。司马迁的构思不仅是杰出的,也是严谨的。为了不至挂一漏万,他不仅为各个层次的人物立传,他还创设合传,将相似的人物放在一篇列传里,比如韩非李斯列传,还做了八篇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他还编制了大事年表。私以为,光这个表就可以与春秋相媲美了。
3飞来横祸还是福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因为正直,因为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司马迁遭受了汉武帝刘彻赐予的奇耻大辱宫刑。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插叙一下与司马迁命运密切的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前文提到的司马迁的情敌李广利。关于这位情敌,司马迁在史记的外戚世家和大宛列传里都有丰富的提及。我们知道,在西汉对匈奴采取的保卫战争中,出现了许多名将,如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在中国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但是也出现了李广利这样的庸才,在战史上留下了黯淡的一页。李广利本是个庸劣之辈,为什么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会任命他为统率十万雄师的将军进行征伐呢?这得从李广利的进身之阶,他的妹妹、汉武帝宠爱的李夫人说起。李夫人原是个卖艺的舞女。她的大哥名叫李延年,能谱曲弹奏,又会唱歌跳舞,算得一个音乐家。因为犯法,受腐刑,便到皇宫中去作管狗的太监。有时也在宫中表演歌舞及谱新曲。有一次李延年创作了一曲新的歌舞,表演给汉武帝欣赏。歌词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大家看了是否觉得很熟悉?张艺谋的电影十面埋伏里就把这首歌复现了,唱得哀婉凄恻,配合着章子怡拔飞刀的慢镜头。汉武帝跟我们的感觉一样,为这曲歌词中所描写的绝色美女的形象所感动,慨叹说:“歌词写得真好呀!世间上真有如这歌词所描写的美女吗?”
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也在场观赏李延年的表演,听见武帝的感叹,便小声对武帝说:“李延年有个妹妹,确实生得不错,有倾城倾国之貌。”武帝吃惊地说:“真的?不妨于明日召进宫来看看。”这样李延年的妹妹就被召进宫,武帝一见,果然生得十分美貌,目如一泓盈盈的秋水、眉似一弯纤纤的新月,面若盛开带雨的桃花,唇像初绽含露的红梅,粉白黛黑,自然天成,真是“绝世而独立”。而她又善舞蹈,舞起来,长袖随弦韵而飘动,似流风回雪弱步依节拍而进退,如飞燕凌虚。武帝为其美貌倾倒,娶为妾,称为李夫人,对她的宠爱超过所有的嫔妃,真个是“三千宠爱在一身”。一年有余,生下一男,被封为昌邑王。
可惜红颜薄命,年纪轻轻,正当韶华,春风得意,却染病不起,百治无效,一日重过一日,容颜憔悴,形销骨立。不久,李夫人病逝,一代红颜过早谢世。这位李夫人为了保持在汉武帝心目中的形象,在病重直至死去之前,始终不肯让汉武帝见自己一面。因此在汉武帝的记忆里,李夫人永远是未病前那副天仙般的美貌形象,因此十分怀念。由于汉武帝对李夫人的夭亡如此思念不已,所以便想到李夫人的临终前的嘱托,要求照顾她的兄弟。怎样照顾呢?那就是予以高官厚禄,使他们富贵荣华。能使李夫人的兄弟们富贵了,就实现了她生前的愿望,灵魂再没有挂欠,可安息于九泉。这样也就等于偿付了所欠下的李夫人的情债,心无内疚,对得起死者,使失落的内心,得到平衡,从而也就求得安慰,减轻了思念的痛苦,消除了情怀的愁闷。于是便任命李延年为协律都尉,李广利为将军。
因李夫人毕竟是个侍妾,在宫中地位低微,其兄弟虽属皇亲,无功不得封侯。武帝便命李广利为将军,就是好让他带兵出征,立功战场,得以封侯,达到尊贵的地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挂职锻炼。说到这里,似乎李广利就是裙带关系,跟名将卫青、霍去病没什么不同,但是卫霍二人得以命为将军,率师远征,除了由于武帝宠爱卫夫人,还因为他们确实有真材实料,与李广利的任命是有所区别的。那卫青在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出征匈奴之前,有在宫廷为官十年的经历。霍去病更是跟随卫青学过孙吴兵法,可谓亲受过圣明者的教授。李广利则纯由武帝对李夫人的极度思念,不见有任何的军政经历而平步青云。武帝赋予这样的人以军事重任是失策的。当时武帝已在位三十余年,又在对匈奴的战争及通西域中取得一系列的重大胜利,不免产生骄逸,因而对一些重大的国策问题缺乏深思熟虑,甚至不恤百姓,靡费钱财,以逞私欲。得不偿失。
接下来,这位李广利将军就要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了,第一役就是远征大宛。
张赛出使西域,沟通了汉与西域的往来。当时西域有数十小国,受匈奴的奴役,不堪其苦。张骞通西域后,他们才知道东方有一个汉帝国,不仅疆土广大,国家强盛,而且有高度的文化,十分富裕,便纷纷到汉朝来朝拜,进贡方物,推尊汉朝,自愿依附,以摆脱匈奴的役使。汉武帝也有意向他们展示国威,对来朝拜的使者隆重接待,酒池肉林,筵宴丰盛,还赏赐许多金银绸缎,并让他们参观各个仓库的丰富的积蓄,长安街市的繁华,观看精彩的角抵百戏。使者们都为大汉国力的强大,财富之丰裕,文化之异彩而惊骇奇异,感叹叫绝。由此来朝的国家更多,使者往来,不绝于道。
其中有个大宛国,属现在吉尔吉斯、塔吉克等国境内,有人口三十万,军队六万,自认为距离大汉帝国很远,中间又隔着一个广大的沙漠,其间草木不生,河流绝少,渺无人烟,行旅尚且困难,大军更无法通过,所以独不派使者朝汉。而且汉武帝又听出使大宛的使者回来报告,说大宛出产天下最名贵的骏马血汗马,在大宛的贰师城,被国王收藏起来,拒不让汉的使者观看。再圣明的帝王都有声色犬马之好,周穆王有八骏,唐太宗有六骏。汉武帝也最喜欢马。因此便派壮士车令及其随从带着千金及用纯金铸的一匹马去大宛,换取血汗马。车令及其随从出玉门,穿沙碛,翻天山,越葱岭,一路上餐风宿露,日晒雨淋,艰辛跋涉,好不容易才到达大宛。车令拜见大宛国王毋寡,说明汉朝愿用干金及纯金所铸金马换取大宛贰师城的名马的来意。毋寡自恃距汉遥远,汉朝不能对他用兵,奈何不了他,而且他又已经罗致了很多汉朝的金银丝绸等物,不以千金及金马为奇,对车令则极不礼貌,傲慢地说:“你那千金与金马有什么了不起,敝国多的是。贰师城的马是我大宛的宝马,岂能换与贵国?休得妄想。”车令以大汉天朝使者自居,又想千里迢迢,手足胼胝,历尽艰险,而遭此无礼对待,甚为气愤,也出言不逊,努目怒斥,并褪破金马,以示轻蔑。大宛国认为汉朝使者轻漫无礼,强迫离境,并暗中唆使邻近的郁成王在途中将车令及其随从杀掉,夺去所携带的金银及其他财物。
消息传至长安,武帝大怒,正好想让李夫人兄弟尊贵,便命李广利为将军,率兵远征大宛,以便立功封侯。此次远征,主要在夺取大宛贰师城的宝马,故号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表示志在必得。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李广利率领骑兵六千,步卒数万,远征大宛。出了玉门关,进入西域地区,所路经的一些小国,见汉兵到来,都紧闭城门,不给汉军食物。汉军缺乏粮草,便沿途攻打城池。攻下了,就能取得粮草,供士卒马匹食用攻不下,略盘桓数日,继续前进。一路之上,战死的饿死的很多,到达大宛的郁成时,士卒仅剩下数千人,而且都饥饿之极,疲劳不堪,一个个面黄肌瘦,精疲力尽。李广利指挥军队攻打郁成城。经一再调遣士卒强攻猛打,对方防守严密,均不得手,伤亡甚众。李广利考虑到郁成城尚且攻不下来,又怎么能攻破大宛的王都呢?而且士卒越来越少,既无兵员的补充,又无粮草的接济,便决定撤军。部队回到敦煌,往来时间共两年,所剩下的士卒才及出发时数万的十分之一二,损失极为惨重。李广利驻军敦煌,向武帝上书说:“道路遥远,缺乏粮草,士卒不忧虑战斗而忧虑饥饿。所剩下的士卒不多,难以攻下大宛的王都。请求暂且修整。等待补充兵力后再去攻打。”汉武帝接到李广利所上之书,极为愤怒,派出使者把守在玉门关,传令道:“军队有敢进人关的,斩首。”李广利闻令恐惧,不敢入玉门关,只得驻扎在敦煌。第一次远征大宛,就这样因轻率出师及指挥不力以惨败告终。
太初三年,李广利再奉命率大军远征大宛。武帝鉴于上次征大宛的惨败,这次则作了周密的部署。随李广利远征的大军有六万人,还有许多私自跟随大军一道。出征的不在六万之数,又有牛十万头,马三万匹,驴和骆驼以万数。粮草充实,戈矛齐备,弓弩甚多,能满足部队军需上的一切需要。另外征调十八万士卒,布防在酒泉和张掖以北,新设置居延和体屠两个军事据点,一方面防匈奴的入侵,切断大军的补给线,一方面作为远征的后援部队,便于接应。又征调了许多民夫,为大军运送粮草。整个河西走廊都沸腾起来了,真个是悬旌千里,云辎万乘,天下震动。李广利率大军从敦煌出发,挥师西进。士卒前进的虎步,令戈壁抖颤铁骑蹴起的尘沙,使天山雪暗。刀光闪射,与日色相辉映鼓声轰鸣,如雷霆震碧空。赫赫烈烈,地动山摇。大军所过之处,西域各国城门大开,隆重迎接,为士卒供给酒食,为牛马调拨草料。汉兵也不侵扰百姓,士民安居,鸡犬不惊,而且街市比过去更热闹,商肆比往日更兴隆。
大军除在轮台遇到抵御外,很顺利地到达大宛。到达大宛的士卒有三万人。李广利率师绕过郁成城,直抵大宛都城、先断决城内水源,再围困攻打。攻打了四十余日。大宛的一些贵族暗中商议说:“国王毋寡将宝马收藏,不给汉朝,又杀害汉朝的使者,因此得罪汉朝,招致汉军的攻打。假如我们杀掉国王,献出宝马,汉军一定解围而去。不然城被攻破,我们的生命财产都将同日化为灰烬。”于是便联合起来,杀掉毋寡。正好此时外城被汉军攻破,俘虏了大宛最骁勇的战将煎靡。城中的贵族更为惊恐,赶快将母寡的头割下,用木盒装着,献给汉军统帅李广利,并说:“我们将所有的宝马都牵来,任随你们挑选,并且供给你们军队的酒食,只要求你们不再攻打我们的内城。”李广利考虑到内城坚固,粮食蓄存又很丰富,利于长期坚守,而汉军又劳师远征,战斗四十余日,已经疲乏,同时大宛邻国康居,正对汉军虎视眈眈,有乘机袭击之势。既然首恶毋寡已经伏诛,又愿献出宝马,出师的目的已经达到,不如就此收军。李广利将自己的意见告诉众将,众将也都同意。李广利答应了大宛方面提出的要求,停止攻打内城。大宛的贵族们十分高兴,便将所有的宝马牵出来,让汉军自行选择,又送给汉军许多牛羊及葡萄酒,慰劳汉军。汉军挑选了最好的宝马数十匹,中等以下的雌雄三千余匹,并立大宛贵族中过去与汉朝最亲善友好的昧蔡为大宛国王。两国订盟,相约结为友好国家。
李广利凯旋班师,回到京城长安,向武帝献上宝马。武帝特别高兴,大宴群臣,祝贺胜利,封李广利为海西侯,以表彰其功勋。大宛在西域各国中,有精兵六万,算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又远在葱岭之外,而汉朝居然能出师征讨,而且破其都城,杀掉国王,因此使西域各国更慑于汉朝的威力,更加归附汉朝,这样就加深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关系。来往更为密切,相互间更为亲善和睦,为后来汉朝在西域设都护府,管辖西域事务,奠定了强固的基础,从此西域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就是这次李广利远征大宛的功劳,我们应当充分地肯定。班固在汉书中将张骞与李广利并入一个列传中,是有史学家的卓识的。这是就伐大宛的客观效果而言。
但是就汉武帝的主观而言,是在夺取宝马。为了几匹宝马,兴师动众,劳师远征,是完全不必要的,根本不值得的。汉代学术大师刘向说:“贰师将军捐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而仅获骏马三十匹,虽斩宛王毋鼓寡之首,犹不足以复费,……”认为损失太大,得不偿失。武帝为伐大宛,几乎倾全国之力,卫青、霍去病远征匈奴也未如此,而李广利终未攻破宛都内城,说明李广利缺乏智谋,指挥才能平庸。更有甚者,虐待士卒,贪占军用资财,侵吞士卒粮饷,使许多士卒不是英勇战死,豪迈地醉卧沙场,而是因将吏贪暴致死者甚众。
从敦煌出军时,士卒六万人不包括私自随军出征的、战马三万匹,入玉门关时,士卒仅万余人,战马仅千匹,使许多优秀的汉家儿郎枉死沟壑,暴骨异域。刘向说李广利在伐宛过程中“其私罪恶甚多。孝武以为万里征伐,不录其过”。于此可见李广利品质的卑下低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