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参军到怒江,就一直行走怒江大峡谷之中,每走一次就有一次感触。

记得我刚到怒江,看到左右前后到处是山,好像被这些山给“包围”了,有一种“束手就擒”的感觉,这可是当兵人的“大忌”啊!虽然当时的我不是一名中共党员,但至少还是一名共青团员,不会迷信那些。但还是我怀着好奇的心理,继续将目光聚焦在这些山上,越看越觉得有好感,因为这些山可都是青山,山间还有清又甜的泉水不时映入眼帘,山顶上朵朵白云自由自在漂浮过,蔚蓝的天空也尽收眼底,这是多美的一幅画啊!这是哪个年代哪位画家绘画出的精品杰作,这幅画让我也欣赏了快年啦!百看不厌啊!

刚到怒江除了大山给我的震撼力之外,我还在努力寻找那条神秘莫测“怒江”,左右前后除了山还是山,那里有“江”啊,甚至连条“大河”也没有见到,着实有点失望,就问驾驶员同志“师傅,请问怒江在哪里?”驾驶员用目光告诉我“那就是怒江”,我心想,那也叫江啊?于是就冒出一句“在我们内地顶多是条大河”,驾驶员笑着说“小伙子,你在山腰看它小,到了江边就知道了。”后来,我为了验证我的看法,真得跑到江边“测量”,还是认为它就是一条“大河”,再后来,我听到许多有关怒江话题,才知道怒江确确实实是条大江,这江的震撼力不亚于山给我的震撼力。

到了部队的我,逐渐发现本地当兵的跑步爬山比我们快、打篮球踢足球体力比我们好、唱歌跳舞比我们棒、过溜索吊桥比我们利索、会说好几种少数民族话、会找会用满地草药、会找会做野菜、吃辣椒喝酒比我们厉害,等等,所有这些,可以看出他们野外生存能力比我们强多了,这也是每个军人生存必备素质,可我们需要强化训练后才能达到他们的水准,他们懂得生活情趣,不像我们许多人为了生活而生活,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学习而学习,所有这些,怒江又给一个深刻的印象。

在部队这些年的我,由于工作调动或公差,经常行走在怒江大峡谷之中,我又看到又听到又想到一些新的东西,促使我对怒江又有了新的认识或更深刻的认识。

曾经听父亲对我说: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把事情给办好,对此,我根本不相信“上刀山下火海”的“传说”,来到怒江让我真得见识到傈僳族人们敢于“上刀山下火海”,在他们表演的时候,我帮他们捏了一把汗,还弄得心惊肉跳的。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傈僳族人们一种独门绝技,也不仅仅是一项体育活动项目,在我看来她是这个民族英勇顽强的象征,充分体现勇于挑战的精神,哪些人能做到这一点呢?

怒江登埂“澡塘会”,我也参与过几次,不是去观看什么,也不是拍摄什么的,而是积极参与其中,就是要否认有些人说“澡塘会”是驻地少数民族原始生活的缩影,是封建迷信的演绎,而我要说:这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真无邪的,不然男女老少能在大庭广众之下集体沐浴吗?

行走在怒江江畔上,总有两处场所不时闪现在我的眼前,一个是学校里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另一个是基督教堂上稳稳当当的“十字架”,给我的感觉:基本上是有学校的地方也有教堂,有教堂的地方也有学校,其实我对教堂不是很喜欢,总觉得她太神秘了,不可以接近,后来,我趁着下乡走访之机,深入学校、教堂、还有驻地群众家,知道信教的好处其实也不少,至少他们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打架不盗窃等,至少他们学会认识一些字学唱一些歌等,信教群众不只是有基督教教材,还保存好政府发放有关反邪教宣传资料,我对“信邪教”的顾虑就此打消许多许多当我走进“破旧”的学校时,就想到信教教徒们为什么舍得捐钱修建漂亮的教堂,而不愿意捐钱修缮一下“破旧”的学校,为孩子们提供更好一点的教学环境,为老师们营造一个拴心留人的环境,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多做一点慈善事业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