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禅宗三祖做幌子,这要复建的清风寺俨然有禅宗祖庭的地位,捐多少可以享受石碑刻名,捐多少可以享受诵经多少年祈福平安健康……谁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呢?肯定是有的,不然王思珍的募款怎么会那么容易?本来计划筹资1000万,结果轻轻松松筹集到2500万,吴城的土豪真多,除了土豪,还有很多中产包括普通百姓,看了募捐公告后也自发往募款账户里打钱,多则上千,少则上百。那些指责中国人没有信仰的人大概很少去寺庙道观等宗教场所,或者没有在正月初五见过家家迎财神放鞭炮的阵仗,正月初五凌晨零点,吴城家家户户都在放炮,并且要比谁家的炮更响放的时间更长,似乎唯有如此才能让财神爷看到自己的虔诚,最怕这个时候吃邻居的亏,要是响不过邻居家的,好像财神爷就跑到别家去了。
信仰一般被认为属于形而上的精神领域,而很多国人的信仰则是超级实用主义的,求健康的时候拜药师佛,求生子的时候拜观世音、考试求仕途的时候拜文昌帝君……很多时候基本上是与神在做交易,“我给你烧香了,我给你捐钱了,你要保佑我哟!”寺庙是中间人,提供场所,组织专业人员提供仪式感,至于神是不是能保佑信众,寺庙的人也不知道,他们会将信众捐给神的钱拿来维持吃穿度用,若有盈余则再行分配,有真信仰的专业神职人员会将盈余用作慈善,或推广宣传宗教,而假信仰之神职人员则将盈余揣进自己的腰包发家致富。对于不少信众说“信仰”这个词会比较难以理解,因为他们接受到的信息是,“我的长辈这样,我身边的人也都这样,不就是风俗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或许不少人的信仰与风俗从来没分清楚过。各个地方的风俗里多少带点信仰,但又没有信仰那么纯粹。反正拜拜神仙总是不会错的,大家都拜,我也拜吧!
清风寺的鎏金牌匾正式挂上山门殿,何深问一旁的王思珍:“我一直想问,你为什么给这座寺院取名清风寺呢?”
“有一首诗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有谁看见过风?你没有,我也没有,但树低头时正是风过处。我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就觉得很有禅意,这是一座禅宗寺院,应该有个有禅意的名字。”王思珍说这话的时候,脑海中闪现的是挂在万风旧屋中那副名为“风”的油画。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王思珍其实是用“清风寺”这个名字纪念那段她最值得追忆的爱情。
王思珍之前一直是渴望婚姻的,这是她的执念。作家周国平曾说,性是肉体生活,遵循快乐原则。爱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理想原则。婚姻是社会生活,遵循现实原则。这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婚姻的困难在于,如何在同一个异性身上把三者统一起来。王思珍认为不困难,因为她找到了那个人,就是万风。1996年时,住在芙蓉新村万风的那套两居室里,曾是王思珍记忆中最快乐的时光,她本以为可以和万风组建小家庭,从此过上童话般幸福的生活,但是没想到万风用一种颠覆三观的方式告诉她,他们之间没有未来,他们只是彼此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尤其是万风还展现了那张预言自己死亡的画,那张画的背景王思珍很熟悉,那地方就在九盘山,公路靠着悬崖,悬崖下面是采石矿场……如果万风开车路过九盘山镇,然后……不敢想象,只是想到开头,王思珍就是一身冷汗,仿佛已经看到了躺在血泊中的万风,而罪魁祸首是自己,因为自己父母还有亲戚都在九盘山,结婚的话不可能不去,那自己不成了索命的黑白无常了吗?
在这里可以借用一下爱情心理学中的三角理论。爱情三角理论认为爱情包括三种成份:亲密、激情及承诺。所谓的亲密是指与伴侣间心灵相近,互相契合,互相归属的感觉,属于爱情的情感成份激情是指强烈地渴望与伴侣结合,促使关系产生浪漫和外在吸引力的动机,也就是与“性”相关属于爱情的动机成份而承诺则包括短期和长期两个部份,短期的部份是指一个人“决定”去爱另一个人,长期的部份是指对两人之间亲密关系所作的持久性承诺,属于爱情的认知成份。随着认识的时间增加及相处方式的改变,这三种成份将有所改变,爱情的三角形会因其中所组成元素的增减,其形状与大小也会跟着改变。三角形的面积代表爱情的质与量,面积愈大,爱情就越丰富,面积越小,则相反。
王万两人的“三角形”是在越变越小。王思珍身在庐山中,当然不可能如此理性审视自己的情感,但她可以清楚感受到他们之间感情的温度,关于未来,自万风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后的一段时期,王思珍和万风之间无拘无束的谈笑少了,在一起的时间也变少了,万风出差或值班的次数渐渐增多,使得王思珍感觉万风有意降温冷淡处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