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妃看了看端王,道:“人家送上门的虽是好东西,可你若并不想要,便是个麻烦……”
“你在外头吃了几年的苦,如今好不容易才调回来,我只盼着你身边有个可心的人,为你打理后宅、生儿育女,把你的衣食起居安排得妥帖……”
端王也伸手拨了一下琴弦,琴音铿锵,他开口道:“人家既然把好东西送上了门,岂有不收之理?”
“何况,不过一具琴罢了……”
好东西人人都想要,容二小姐的声名有多盛,就有多少人想得到她。
如今,英王、六皇子、马世子俱已下了场。
除了已在场内的的人,明里暗里必然还有许多观望的人。
别的人倒都罢了,可皇帝如今春秋正盛,焉知皇帝是个什么想法?
贵妃是知道皇帝想法的。
贵妃坐不住、想引他下场,恰证明皇帝对那位容二小姐并非全然无感……
容二小姐长相漂亮,气质孤高,又有才情,轻易便引得许多男子心动。
那些男子,不包括他。
他唯独属意他心里的小姑娘。
他在意的,是容貌、才情之外,容二小姐的谋算、手腕、目的……
容二小姐,即是所谓变数。
或用之,或毁之。
他不得不下场。
既然贵妃亲自出了手,他便把贵妃也拉下场……
端王对贤妃道:“这琴的确好,儿子甚是喜欢,不知母妃可愿割爱?”
贤妃看了端王一会儿才开口道:“你喜欢便拿去,我这里有什么是舍不得给你的……”
端王点了点头,说起另一桩事:“今年新采选的宫女即将抵京,六弟已十二岁了,两、三年后便要出宫开府,母妃这回不妨先替六弟物色几个机灵妥当的备着。”
替六皇子物色宫女……
贤妃感慨了一句:“岁月催人,小六都十二岁了……”
她又问端王:“新采选的宫女即将抵京?”
端王点头道:“就在这几日了。”
……
武成三年八月二十七,除葬仪外,余事皆吉。
这日,京都城里行了场不同寻常的嫁娶之礼。
冥婚。
泰宁侯府容家的大小姐铺白妆嫁进了定国公府。
北征战败,定国公府的老国公爷与他的三个儿子、两个孙子俱战死在西北,其后与邵家二公子订有婚约的容大小姐捐出十万两黄金、毅然嫁进邵家守节。
这两件事情都是时下满城热议之事,故而冥婚当天,京都的许多百姓早早地便赶去西内城,挤在从定国公府到泰宁侯府的街道两边,等着观礼。
这日午后,一个少女率着两列兵甲从定国公府中走出,那少女身着男装、披麻戴孝,她骑上一匹白马,打头的几个兵甲抬起白轿,一行人朝泰宁侯府走去。
这便是要去迎亲了。
待定国公府来人行至泰宁侯府门前时,侯府门前早已列有一字排开的十八个管事,个个手里都捧着碗酒。
大周民俗,新郎官迎亲时须喝尽岳家备下的拦门酒,勋贵、高官人家讲究排场,常列十八碗,平民百姓往往办得简朴些,但至少也须有三碗。
至于碗的大小、酒的品种、每碗酒倒几分满,便各家自定、情况不一了。
例如今日,因是位年幼的小姐代亡兄迎亲,故而容府门前虽拦了十八人,可每个人捧着的碗里都仅浅倒了层米酒。
邵家小姐在泰宁侯府门前翻身下马,逐一接过侯府管事们递上的酒碗,饮尽后把碗摔碎在地,然后撩袍单膝跪在侯府门前,朗声道:“定国公府邵家二房公子邵西泽,前来求娶贵府容大小姐,小婿恭请侯爷、夫人开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