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这最后一点,倒不用他过多介绍,这些人大都明白这个道理。
有人说铁铧犁要用钢,那是现在的铧犁,因为钢材便宜了,而采用的是高碳钢。
古代的铧犁都是用铸铁,一点不影响使用,钢怎么可能用得起?
铁铧犁因为要保证足够的硬度,一是为了破土,二是为了减少磨损消耗,因此都是铸造。
现在很多机器设备上的钢构件,为了减少磨损,依然采用白口铸铁,而不是用钢。
李丰介绍完之后,就把图样交给了刘木匠。
旁边,韦师再次听完他的讲解之后,高声赞叹道:“李郎,昨日我只听了个大概,还不是很明了。今日又仔细听了听,再加上又看了看他们原本用的铧犁,一对比之下才知,李郎这发明真不简单。
如果此铧犁能够在全国推广,每年增加一成粮食,就是一千多万石,就是再砍一半,那也有六七百万石!
此农具可是功在千秋呀,鄙人不但要尽快在全洋州推广,还要立即给皇帝上奏书,让天下推广此铧犁!”
李丰一听,说道:“是得尽快推广出去!不过,由于铧犁头也做了些改变,最好是重铸,只有这样,耕田之时,才能更好翻起土来,原来的铁铧犁头效果不好。
这里就有个问题,大部分铁铧犁头都是冶监生产,因此,冶监要重新改变模范,修改原来的图样和标准。
另外,民间正在使用的铁铧犁,肯定只有铁匠重铸,这也要花些时间,还需要另外出钱,也许会有人反对,因此要推广还要颇费一番力气。”
他想,你那增产粮食的算法太过于理想化,实际上推广一种新技术非常不易,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
就自己这新铧犁而言,估计就是朝廷组织力量全力推广,二三十年时间能够替换一半的铧犁,已经是天大的成绩了。
唐代信息传播与政府的组织能力,与二十一世纪的华夏可不能比。就是在二十一世纪,推广这类似的东西,至少也要好几年,或者十来年。
……
二人正聊着天,方吉走过来对韦师说了些下一步流民安置的具体方案,韦师听完之后点点头,说道:
“黄金县现在当务之急有二事,第一,就是安置流民,此事一定要办仔细,我会安排王户曹下来协调此事;
第二,就是要全力组织推广李郎发明之新铧犁。由于现在并非犁田时间,正是更换新铧犁之最佳时机。
铧犁头更换必须须分批进行,遵循自愿。先发动大户换,他们也不在乎重铸铧犁所花的几十文人工费。
他们更换完成之后,再组织人参观,让其明白新铧犁之好处!此农具最先在黄金县推广,要积累推广经验,总结后向尚书省禀报,以彰显你等的功劳,当然主要是李郎的功劳……”
方吉赶紧回答道:“韦公放心,卑职回去之后,立刻向县丞禀报此二事!”
说完之后他把头又转向李丰:“李郎这铧犁的确是功在千秋,卑职代全县百姓感谢李郎,一定推广好此农具!”
李丰说道:“方县尉,刚才韦公之言极有道理,本县的推广工作要做得越快越细越好!
鄙人上京之后,会专门就此事向今上和几位相公禀报,下一步肯定要全国推广,你这里试验成功之后,说不定附近其他地方的人还会来参观呢。”
方吉道:“卑职一定尽力而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