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营盘接收的第一天,胡怀仁和尉迟宝林以及所有人一大早都准备妥当,集体前往西山瓜州新营,时间已经快要十一月了,这里早就开始霜降,整个已经有了冬日的冰寒气息,尉迟宝林说过,玉门关的冬日和瓜州城相差不多的,立冬以后慢慢就会变得非常冷,直到滴水成冰的地步,地方上的屁民就苦了,每年过冬就跟走了一次鬼门关似的,冻死人是常有的事。

胡错和李泰身上都穿着厚厚的皮裘,胡怀仁还没有钱买那种贵重东西,是李承乾安排常猫提前定制的,他和尉迟宝林也有,不过到了军营,尉迟宝林还是第一时间让常猫帮忙收了起来,其他人也都是理所当然,进入军营,哪怕是李世民亲自统兵,也是甲不离身,和士兵同吃同住,这可并非作秀,之前跟随尉迟恭一路回玉门关的时候便是这样,可见这种行为认知在唐军已经形成一种惯性。

老人张重九和胡错李泰坐在马车上,驾车的马夫以胡怀仁的眼力看不出有什么特别,可是胡怀仁却丝毫不敢怠慢,能和老尉迟相互捶胸行礼的人,胡怀仁这是第二个见到,第一个是差点战死瓜州的关野!

那人和老尉迟不同,性格应该极为寡言,对他们这些小辈也从来不闻不问,即便是常猫,也只有几个字的简单交流。

众人都是骑马而行,所以不到半个时辰,便看到了一座简单的军营,哪怕本来就没有抱多大希望,可胡怀仁到了之后仍然非常心塞,这那里算是什么军营,只是简单的将四周用拒马围拢起来,内部大概收拾平整,一排简陋的木屋便是营房,其他什么都没有!

尉迟宝林倒是兴致勃勃的用力推了推木屋的边柱和墙壁,对结实程度非常满意,粮草已经堆在最后一个房间里,胡怀仁进去检查了一下防潮措施,见底部已经铺了一层厚厚的石灰粉,也用木头做了简单的结构架,避免直接接触地面,大概是潜意识中的老农意识,看到堆积满仓的粮食安置妥当,他才稍稍松了口气。

下午,总共接近六百名瓜州老兵准时到达,胡怀仁和尉迟宝林一左一右站在门口迎接,倒是让这些厮杀汉受宠若惊,大部分也都是熟人,至于那些伤兵,基本都被胡怀仁医治过,哪怕没有直接治疗,也或多或少见过几面。

进了军营,尉迟宝林便是一把手,真正的说一不二,可是也不知道老尉迟跟他说过什么,这厮竟然一应大小事务只要牵扯到动脑筋的,都会征询胡怀仁的建议,只要胡怀仁说出道理来,哪怕他听不懂,也会不折不扣的执行。

“所有士兵的花名册已经重新建立,但按照你说的统计完善会很费功夫,折冲府不是已经发下来了吗,为什么咱们还要统计?”尉迟宝林指挥着手脚健全的士兵砍柴,至于行动不便的士兵则在木屋里点柴用浓烟熏烤,赶走毒虫和湿气,见到胡怀仁转过来,便有些疑惑的问了出来。

“折冲府的花名册太简陋,牵扯每一位士兵的籍贯、家人、特长、婚姻状况等我都需要了解,而且,我仔细想过了,上面让我们在这人烟稀少的边关自行招兵,你觉得咱们能找来多少?所以,咱们就只能走精兵路线!”胡怀仁跺了跺有些僵冷的脚,这大西北的鬼天气,一到深秋以后,刮的风都跟刀子似的,好在这里除了李承乾他们,其余人都是在边关待久了的,早早就为防冻做准备。

尉迟宝林大概明白精兵路线的意思,可还是没弄明白和花名册有什么关系:“难道这就是你之前说过的档案?”

胡怀仁点了点头,今天先安顿下来,明天就要组织人上山打猎,加些肉食,还有继续砍伐树木,伙房,用餐区,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抓紧时间建好,冬天将至,也还需要囤积很大一部分干柴以备取暖。

士兵的铺盖都是随身携带的,屯田地点比较宽泛,方圆十里,包括身后的大片山区、沼泽、原则上现在都属于瓜州新营的地盘,种田的话只能等到明年开春才会步入正轨,所以,粮食还需跟折冲府那边提前预支一部分,压在自家粮仓才算,他可没打算让人按照唐军的规定伙食吃饭,那太少,也太寒酸。

再就是玉门关虽然地处边疆,但是关内以东并非了无人烟,这里也有大量党项、回纥人迁入,他们还是从事着畜牧生活,现在倒是可以用粮食和盐巴换取他们的牛羊或者肉食。

马厩也是一个大的建设单位,说来也是幸运,瓜州之战以后,活下来的老卒其实都不穷,甚至可以说比较富裕,大唐的府兵制度虽然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朝廷的开支,但是有一点是朝廷也毫无办法:既然不需要付给这些当兵的工资,那么战利品自然就归士兵所有,瓜州新营的所有老兵,身上最多的是银器和战马,战马甚至奢侈的达到了人均四匹的程度。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