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金乌西沉,得了杜轻弦吩咐外出办事儿的妙语才回来,擦了一头的汗,灌了两茶缸的水才歇过气儿来。
早已按耐不住的妙语如竹筒倒豆子般把今日查探得的事情说了出来:“小姐,果真如您说的那样,西街胡同住着个小娘子,对外说是夫君早丧,身边带着个三四岁的小公子,在那里住了几年了,一月里有那么几日会有辆马车送个大官人过来,这大官人批着黑披风,脸藏严实了,左邻右舍这些年都没见过那大官人的脸。”妙语眼睛亮晶晶的,小姑娘家最爱这些八卦,这会儿把打听来的消息一一回禀了,一脸雀跃,接着说:“小姐真是神了,您这消息哪里来的,可是管厨房的马大婶子说与您听的?”杜轻弦不禁好笑,马大婶子原是柳家家生子,当年作为陪嫁的丫鬟来了京城,做的一手好菜,还擅长各种甜点糖水,杜轻弦自小体弱,嘴也最是刁钻,也就马大婶子伺候得了,柳氏便赏了听荷院小厨房管事的位子。这马大婶子其他的都好,就是个碎嘴的,平日里采买回来,听荷院的大小丫头都要围上去听她说上一顿府里府外的山海经,也就难怪妙语这样想的。
杜轻弦也不解释,妙语便当了真,解了腰间的荷包递到杜轻弦面前,说:“小姐,你给的银子没花完呢!”
杜轻弦斜睨她一眼,笑言:“赏你个小蹄子了。”妙语眼睛晶亮,毫不客气收了荷包,喜滋滋地说:“谢小姐赏。”
犀言见妙语如此不懂规矩,不禁摇头,用手指头点着妙语的额头道:“你这小蹄子越发轻浮了,这杜嬷嬷可刚回来,正在夫人处回话,等会儿叫她撞着,可有的你受了。”
妙语立马苦着脸来,央告道:“好姐姐,你可千万在杜嬷嬷那里帮我遮掩着,我再不敢的。”
杜轻弦和犀言见此均忍不住笑起来。
杜轻弦不禁心内温暖,杜嬷嬷回来了。这杜嬷嬷原不姓杜,早年杜老爷家里遭了灾,一家老小就剩下了当时五六岁上的杜老爷和杜老夫人身边的大丫鬟喜鹊,这喜鹊也是个泼性大的,独自一人带着小少爷逃难,一路到了扬州府,一个才十几岁的丫头和一个五六岁的稚子,差点就饿死在街头。好在遇到了柳家老爷。柳家老爷看这一对主仆实在可怜,便动了恻隐之心,收留在了府里。又见小儿虽小,却出口成章,入目不忘,是个好苗子。柳老爷不忍心埋没了,就送了去官学进学。杜老爷也争气,出了童生试,又中了举人,后来一路高歌猛进,得了一甲探花。柳老爷又将家里独女许配于他,成就一段美好姻缘。这喜鹊后来被柳老爷放了卖身契,却不愿离开,就赐姓了杜,留在杜府做了管事嬷嬷。
这杜嬷嬷性子严谨,做事周正,最是注重府里规矩,见不得丫鬟轻佻,依着妙语的性子,自是没少受杜嬷嬷责罚。她服侍过几个少爷,后来杜轻弦出生,身子弱得和只猫儿似的,柳氏就把杜嬷嬷放在她身边照料。
杜嬷嬷最心疼的就是这位小姐,从小就贴身伺候,一点冷了热了都不让杜轻弦受着,甜了咸了都要亲自尝了,为着杜轻弦的身子,还学了一手药膳。前两个多月,老家禹州府的来报,说是杜嬷嬷家里老爷子不行了,让回去。杜嬷嬷才告了假,回老家送了老爷子最后一程,守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孝,虽家里大兄弟央了说老姐姐年纪大了,该回老家荣养,可杜嬷嬷实在放不下杜家大小姐,这又不顾山高水长的,匆匆赶回杜府。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