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下午,接到电话的木芷开着小三轮去汽车站接人。木芷大老远就看见回家过年的陈建党和夏玲夫妻俩带着老老小小以及一只大黄狗站在汽车站大门口,旁边还堆了满满当当的行李。    陈家的小三轮都被特意装饰过,这辆平时留着自家用的也贴上了青衿之城的牌子,高峰时期,陈建党偶尔会开着这辆车去充当临时司机。    夏玲远远看见自家的车,指给外公外婆看。外公眼神一扫,笑了,“不错,还真有车,虽然这三轮的比不上四轮的气派,但好歹是自家的,看样子还是打扮过的咧!”    木芷把车停在一行人面前,下来打了声招呼,“叔叔好,阿姨好,快上车吧,我来接大家回家。”    外婆笑眯眯的回应,“你也好!这谁家的闺女,长得真好看!”    木芷害羞的低下了头,帮着夫妻俩,搬行李上车。    到家了,木木和王奶奶站在大门口迎接他们。两个小小的身影站在三层楼高的青衿之城前,衬得身后的建筑更加高大。    外婆惊讶地张大了嘴,“这是咱家开的???”    她听闺女说了,夫妻俩在城里开了一家店,叫青衿之城。她原本以为青衿之城就像她在镇上看到的商店一样,顶多一个房间那样大。万万没想到居然是一栋3层楼的建筑,这哪是一间商铺啊,分明是一栋楼房!    夏玲笑嘻嘻的挽上她的手臂,“是啊,我们进去吧。”    外公看见旁边停着两辆与身后开回来的、一模一样的小三轮,问,“这也是咱家的?”    正在搬行李下车的陈建党回答,“是啊,咱家有10辆小三轮,还有辆二轮的电动车,学生放假期间用不上,就租给招聘的司机,他们假期期间赚钱的同时,咱也能收点租借费,一举两得。暑假期间,车都租出去了。寒假有司机要回老家,这两辆车就没租出去。放在这闲置一个月了。”    外公外婆对视一眼,眼里的震惊不言而喻。    之前,陈建党和夏玲说他们在城里有车有房,老两口往坏了想是几间老旧的破屋子和板车,往好了想是一套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和4轮的小轿车。    刚刚在汽车站看到这辆小三轮,老两口不悲不喜,虽然没达到他们的希望,但也没让他们失望。没想到惊喜在这等着呢!现在他们才真正相信,女儿和女婿是真的发达了!    夏玲挽着外婆的手,陈沫牵着外公,把惊讶得说不出话的老两口往里面领。    穿过青衿之城的大堂,走出双开的大门,正对着小院子,小院子的花草有些还是绿的,有些只剩光秃秃的枝干,还有的只剩下枯败的叶子留在泥土里,算不得好看。    两边一左一右的两个老房子,和老家的砖瓦房差别不大。    左边房子的正门上挂了一个牌匾,写了‘小饭馆’三个大字,门边立着显眼的告示牌,是菜单。右边的房子挂上了‘制衣店’的牌匾,旁边也有一个告示牌,是制衣店的各项收费标准。    两栋房子布局和外观都差不多,与刚刚在大门外往远处打眼一看见到的十几户人家的房子都相差不大。    老两口被引进右边的房子,进入堂屋。老两口发现这间屋子布置得很奇怪。这间屋子被改成了会客室,两边都是可以坐的沙发和椅子,中间摆了一张大木桌,看起来相当怪异。    夏玲领着外公外婆参观各个屋子。    堂屋右边的屋子就是制衣房,里面摆满了各种制衣需要的原料和工具。这间屋子是木芷的领域,夏玲没让老两口进去,就让老两口在门口看了看,便领着老两口从堂屋的另一扇门往里面走。    堂屋后的屋子是这栋老房子原本的堂屋,旁边虽然有扇大门,但被青衿之城的墙壁堵死了,打不开,现在成了一间暗屋,没有可以通风的窗户。但这些屋子几面都是门,可以通过别的房间换气。    这间屋里摆了一台电视机,一张茶几和一些小板凳,被封上的大门前摆了一张长沙发,上面堆了些玩具,不难看出那些都是陈辰的玩具。    右边的屋子是仓库,摆了很多杂物,还有一个很大的衣柜。衣柜门没关,可以看见里面挂了不少衣物。这些都是木芷这一个寒假的成果,等着青衿之城开业才能挂上卖出去。    往后走是厨房,有灶台、也有现代化的洁白的柜台,看上去不伦不类的,但看得出来这个厨房已经很久不用了,没有任何厨具,还积了一层薄灰。    厨房旁边的屋子是杂物间,有通向二楼的楼梯。    屋子的墙边放着一些农具,农具上也积了不少的灰,很久没动过的样子。屋子的中间摆放着一个架子,架子上有几个簸箕,簸箕上有些零零散散的杂物,使得这间屋子看上去不那么空旷。    夏玲打开西边的小门给房间换气,外面是两米左右宽度的后院,也种了些花花草草。  栅栏上爬着一些藤条,老两口认不出是什么植物。看样子不是蔬菜瓜果,大概是某种观赏性的植物吧,听说城里流行这个。栅栏的另一边是别人家的院子,院子里的地已经翻了一半,看样子是打算种点东西。    夏玲带着老两口上楼。    楼梯一边是走廊,另一边是一扇小门。小门外是一个小露台,零散的摆了一些花盆。望出去可以看见几户邻居家,以及不远处山腰上的几块田地,都是光秃秃的,还没来得及种上农作物。    一楼没有走廊,六间屋子的四面不是窗就是门,四通八达的,到也方便。二楼有了走廊,房间的私密性好些,但空间也比一楼的屋子小了些。    走廊两边各有两间房,面向前院的两间屋子,靠近青衿之城这边的是陈沫的房间,另一边是夏玲和陈建党夫妻的,靠近楼梯的房间是陈辰的,剩下一间是空房,现在成了老两口的卧室。    这间房间和陈沫房间的布局一致,原本是有两扇窗的,因为青衿之城的修建封了一扇,只剩侧面的窗户可以打开透气。    半个月前,夏玲给木芷打过电话,拜托她把这间屋子收拾了,买了新的床和柜子,以及床上用品,现在拎包就能入住。    老两口仔细打量这间屋子,甚为满意。木芷很细心,买的都是比较旧式的家具,打眼一看,和农村的房间相差不大,让老两口很自然的就喜欢上了,不会感觉不习惯。    参观完屋子,夏玲又细细的向他们讲述了现在家里的情况。老两口得知旁边的房子也是自家的,再次表示惊讶。知道王奶奶、木芷和木木的情况,表示同情和接受。    最后,夏玲还不忘嘱咐老两口,别把家里的情况过多的透露给亲戚。老两口点头表示理解。‘财不外漏’这个道理他们还能不明白吗?    当年夏勇家发家早,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人得了很严重的病,找夏勇家借了1千块钱。夏勇他爸很大方的借了,过了好几年,这家人经济缓了过来,他才去找这家说还钱的事。    谁知人家说,“你家这么有钱怎么还这么抠门,都是亲戚,救助我家点怎么了?”    那个年代1千块钱算是一笔巨款了,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怎么会这么大方的白送给别人,还是血缘关系较远的远亲!    最后,在村长的调解下,对方好歹是愿意还钱了,承诺每年卖出粮食就还一部分。到现为止已经7、8年了,钱没还清。    对方家里明明有两个年轻人在外打工,不可能连1千都拿不出来,但人家就是捂着不愿意给,又能怎么办呢?    现在两家处得跟仇人似的,对方还到处说夏勇家坏话。得不偿失。    钱这东西好是好,却也容易招惹是非。能藏着掖着就藏着掖着,别让外人惦记了。    ……    夏玲陪着外公外婆说说笑笑,聊了一会儿,就听见楼下传来陈辰的声音,叫他们下去吃饭。    夏玲带着外公外婆来到小饭馆,只见两张小桌子拼成的大桌子上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大家依次而坐,开饭!    今天的晚饭是王奶奶和木芷做的,很是丰盛,还有海鲜,大多是外公外婆从没有吃过的好东西,老两口笑容满面的说,“有心了。”    (小饭馆开业以来,大家早中晚都是一起在小饭馆开饭的,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家庭,一直挺和谐的,从来没有红过脸。)    有说有笑的一顿饭后,外公外婆和王奶奶、木芷、木木迅速熟络起来,亲密相称。当真是中国人经久不变的习俗--------饭桌上建立感情。    ……    饭后,夏玲和陈建党带着外公外婆参观了一遍青衿之城和楼顶菜园。家里里里外外都看过了,时间还很早。夫妻俩又带着老两口在四周转了转,认认路。    这一片区域可以称之为城乡结合处,也可以称之为郊区。一边是80年代的楼房和街道,一边是70年代的农村砖瓦房和土地。    陈家买的两栋老房子是所有砖瓦房中,最靠近城市这边的,修建了青衿之城后,青衿之城反而成了分割‘城’和‘乡’的标志。    ‘城’这边的景象,相比白日里在汽车站看见的繁华景象,只能用‘破旧’和‘年代感’来形容,与其说是‘城’,更像是一个小镇。    ‘乡’这边的房子、小路和田地让老两口倍感熟悉,像极了老家的样子,却又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们,这已经不是他们的家乡了。    大致逛了一圈,夫妻俩带着老两口回家。    洗漱,上床,老两口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沉沉入睡。明天会是全新的一天!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