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宝第二天果然如愿的吃上了鸡肉,晚上收工回来,夏宝放下饭碗就把周氏拽进屋锤了一顿,周氏哭叫了大半个晚上,第二天也没起来做饭,赵老汉无法,只得放秋宝媳妇韩氏回去做饭。等韩氏做完饭才发现自家的猪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鸡也蔫了。赵老汉只能把韩氏留在家里做饭喂猪喂鸡。地里的活计干得慢,老二干活不出力,老三已是强弩之末,老大磨磨蹭蹭,现在又少了老三媳妇,这么多的地,要是下雨了,真真是白忙一年。赵老汉是又着急又上火,心里埋怨冬宝不懂事,没事招惹老二媳妇干嘛?老婆子也不省心,正要抢收抢种的时节,把老二媳妇打坏了就不耽误干活?要是自家的两个闺女嫁的近,这时候也能给家里搭把手,当初就不该由着老婆子做主,图那点聘金和不出嫁妆田,跟两个闺女断了来往。明个儿托人去县里把老婆子和冬宝叫回来,家里忙成这样,哪能还在县里享福,耽误了收成,一家子都得喝西北风去。

春宝娘带着冬宝回来时,家里的鸡和猪都饿瘦了一圈。当天正午,老大媳妇晕倒在打麦场,查出了身孕,留在家做饭喂猪,把老三换去打麦了,韩氏在家做了两天饭,身体缓过来,重新跟着赵老汉下地了,老二媳妇周氏饿了几天,站都站不住,昨天自己发话给馍吃,可惜吃什么吐什么,在床上躺着动弹不得,老二每天惦记着,地里的活计越发的慢了。

春宝娘这些年还是头一次被赵老汉骂了个狗血淋头,连带着赵冬宝都被赵老汉踢了一脚,赵老汉脸黑的和外面的天一样。找人捎信过去两天了,才知道回来,家里还有将10亩地得麦子没收回来,荒田一点没收,水田倒是收完了,只是看着这天就要落雨了,别人家早就收完地了,这场雨过后正好种秋菜,自家的荒田种的红薯土豆倒还能等等,这地里的麦子怕是要收不完了。赵老汉愁的每天抬不起头,连饭都吃不下。

所幸,这场雨不大,春宝娘和冬宝第二日都跟着下地了,周氏又躺了两日也能起来了,随后查出了身孕,鉴于周氏的身子骨看着不结实,又饿病了一场,赵老汉就没让她跟着下地,在家里帮着老大媳妇干些家里活。

赵老汉万万没想到,至此以后,老二媳妇周氏再也不肯下地了。每年到了夏收抢种时节、她要是当时怀了身子的话,到地里没干一会活计就会晕倒,要是当时没怀身子的话,到地里一过正午就会中暑倒在地里。赵老汉有心不管,就让周氏这么在地里躺着,可村里人指指点点的笑话着,自诩清贵的族长大哥也不肯跟他丢这份人,再加上老二这个憨货,每次都急的不行,生怕媳妇有了闪失,影响子嗣,哪次都脚下一阵风似的把钱大夫刚出徒的小徒弟请来,这个小钱大夫是回回要么抓药保胎和要么抓药调养,这抓药难道不花银子?

周氏就这么赖着、算计着,等到十年后赵青氏闹分家时,她生的三儿三女都活得好好地,一个个看起来干净整洁,温和懂事。周氏当时虽然三十多了,头脸和身段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周氏先是生了三个女儿,之后很是被春宝娘磋磨几回,趁着农闲,周氏大半夜的把自己挂在了村口的大树上,惊慌的赵夏宝满村子喊救命,一村子人都被惊起来围在村口唏嘘劝慰,没几天连临近几个村子的都传遍了春宝娘要逼死儿媳妇的事了。因为这,赵季海被族长罚着跪了祠堂。

赵青氏闹分家时,赵老汉顺手把赵夏宝、赵秋宝也分出去了。老二赵夏宝一屋子孩子,三个稍大点的还都是丫头,长得跟老二媳妇一样瘦瘦弱弱的,三个小子最大的才5岁,等长成还得10年呢,10年内地里的活计是指望不上的,整个二房就夏宝一个劳力,吃饭时二房倒是坐了一桌子,老婆子早就看不顺眼了。老三赵秋宝两口子这十年累伤了身子,虽然不敢寻大夫抓药吃,可两个加起来的活计还不如老二一个人干的多,这么些年就得了一个闺女赵勤勤,现在不分出去,以后肯定要赖在老宅,指着大房的几个侄子养老,就这样的身板,老了以后肯定是拖累,病倒在爹娘跟前,不给治病说不过去,还不如现在分出去。大房媳妇的身子虽然大不如前了,可老大媳妇老实能干,是个好拿捏的,大房的三儿两女身板子都随老大媳妇,力大身壮,过几年都是一把好劳力。

秋收后,赵老汉在族长和村老的主持下分了家,除了给四房的10亩良田10两银子外,赵老汉给二房和三房一家分了5亩荒田,5担红薯,1石杂粮。要求分家出去的二房、三房、四房每年给他两石麦子的养老粮。两石麦子折合160文铜钱。5亩荒田要是种麦子的话,每年倒是能打3石多的麦子,1石交税,两石养老粮,合着二房三房还是他赵老汉的长工。

赵冬宝痛痛快快的应下了,他有手艺,又分了良田和银子,青氏还有嫁妆田,一年160文铜钱没问题。赵秋宝抬眼,偷偷地瞟了一眼韩氏,韩氏低着头不吭声。赵秋宝张了张嘴,也没发出半点声音,低着头算是应了。赵夏宝头都没抬就应下来了。

赵老汉预料中的争吵场面没有发生,脸面上就有些讪讪的,晚上请族长和村老吃了分家饭,这几房就算是正式分家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