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岖不平的官道使马车摇摆不定,并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使人烦躁。

车内坐着一个身穿红袍,头戴乌纱,腰间系着一条花犀腰带,径三寸的小团花绣于胸前,这是一位二品大员。

“停车!”刚出京城时的好心情已经消磨殆尽,杨嗣昌下令停车,“大人有何吩咐?”卫队长郑立本赶紧上前。

“给本官换匹马来!”在这样下去,不等到了大同,自己这把老骨头非颠散架了不可,“末将遵命!”郑立本虽面无表情,心里却暗自腹诽,谁叫你自己找罪受。

骑上了马,舒服多了,可沿途的“风景”让杨嗣昌的心情更糟,一路行来,已是村无犬吠、十室九空,蓬蒿遍野,一副末日景象。

杨嗣昌不由心中暗叹:“难道真到了改天换日的地步了吗?”近年来,天灾人祸不断,以至于让李自成这些流贼不断坐大,关外还有东虏虎视眈眈。

朝廷不得不增加赋税,致使更多的百姓活不下去,投奔流贼,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杨嗣昌一心想改变局面,所以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埋伏”的剿贼方略,崇祯皇帝同意了,并增饷二百八十万两。

崇祯皇帝十分着急,几次三番召见杨嗣昌,问他何时进兵,杨嗣昌提出了三点,一、攘外必先安内;二,足食然后足兵;三、保民方能荡寇。

并仔细的为崇祯皇帝进行了分析,杨嗣昌认为天下大势好比人的身体,京师是头脑,宣、蓟诸镇是肩臂,黄河以南、大江以北的中原之地是腹心。

如今形势是烽火出现于肩臂之外,乘之甚急;流寇祸乱于腹心之内,中之甚深。外患固然不可图缓,内忧更不能忽视,因为它流毒于腹心,如果听任“腹心流毒,脏腑溃痈,精血日就枯干”,徒有肩臂又有何用呢?

所以他主张先与东虏和谈,稳住京师附近的局势,专心致志、一鼓作气的剿灭农民军。

经过准备,杨嗣昌决定去大同看看赵元庆,这次剿贼杨嗣昌想带上他,也是有心检验和培养一下赵元庆。

此时下河沿赵家张灯结彩,大红的喜字贴满了墙面,赵元庆一身的新郎官打扮,骑着高头大马,领着队伍行走于接亲的路上。

赵元庆是不着急结婚的,自己才十七岁,在后世还不够法定年龄,可在此时,已经算大龄男青年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