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贤馆设立在临淄主干道上,是孙策花了大价钱,从一个大户手里买来的三层酒楼,由程昱负责。

一楼是公用,门口立着长板,过往行人均可以在这里看榜,看公文,看告示。

上了三个台阶后便算进得正门,小厮会上前来询问,是过客还是留名。

过客,他就不会再管,招呼一声,自有跑堂的来接应,可在这里驻留品茗,下棋,听书,偶尔馆长还会请些知名艺妓在这唱几曲,以助雅兴。

留名,那就表示你是打算一展所长,得上二楼,留下姓名籍贯、自述,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都会有官吏来收取名录,筛选后给予号牌。

号牌上写着日期和具体时间,也就是让你在这个约定好的时间,到锦衣卫龙鳞公社,凭此牌参加面试,优秀者还会受到龙鳞指挥使,或者孙策的复试,但凡是过了这一关的,离达官显贵也就不远了。

三楼是客房,专门给那些寒门子弟用的,零费用,不过要自己处理卫生,否则还是会被请出去,连带号牌也取缔。

这样一座招贤馆,背后的投入、运营费用,全靠华夏商会,但和珅根本没犹豫,欣然允诺,可见在他的打理下,商会已经有了显著收益。

不过在这种信息阻塞的时代,即使设立了招贤馆,也不会有太多人知道,所以狼牙和鹰眼暂停了手中不重要的任务,全力以赴宣传青州招贤馆。

“不问出身,不问过往,但凡有所长,尽皆用之…”

这一日晨间,招贤馆刚开门没多久,一位青衣素裹,面显一丝风尘的青年就出现在门口,招贤馆没有挂门牌,反而挂的是刚才他念的这十七个字,被百姓们亲切的称为‘招贤则’。

“这位先生,您是过客还是留名?”

这句话,一个月以来,连小厮自己都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但对他而言这就是一份回味无穷的美差,不用风吹日晒雨淋,问问话引引客,就能得到丰厚回报,所以虽然是枯燥乏味的事,但也乐在其中。

“何为过客,何为留名”

“一听便知您是外地客人,这过客是您就进来看看,逛逛,留名则是您打算在青州出仕”

“先过客吧”

“先过客?哎,得勒,看倌儿一位”

看倌儿,也就是先进来看看,再决定要不要留名,像这种客人小厮也遇过不少,所以后来又多了看倌儿一说。

“先生这边请,雅座”尽管座位已经很干净,跑堂的还是当着客人面,再用力抹了抹桌椅,完事还擦了把额头的汗“先生是问官还是问路?”

问官,就是招贤馆这贤,是怎么个招法,问路,则是雅称,是特指有推荐,或曾经做过官的,一般这种人,大多都直接去二楼拿号牌,不用再做筛选。

问清楚官话,客人答道“问官”

“好勒,先生稍等”只见跑堂的从腰间拿出竹板打了三下,而后笑着说“先生我给您上茶还是酒?茶是越茶,酒是清酒”

越茶,顾名思义是从山越人那收的茶,价格不低,清酒说白了,就是米酒,度数不高,解渴到没问题。

孙策做了规定,五年内不能过度酿酒,每座酒庄必须在官府登记,凡是有酿酒过五百石的,举报者重赏,酿酒的则要没收全部原料和酒,包括器具,此外还要施加鞭刑,至于私自酿酒过五石者,直接流放曲城,毕竟现在处于灾年,粮食应该用来吃,而非消遣。

“酒吧”

“好勒,您稍后”

酒上了,吃食也没落下,跑堂的还是有眼力见儿,知道这个人恐怕有几餐没吃上好的,便上了两碟煮牛肉。

“这,实不相瞒,在下身上并没有这么多钱财,有酒即可”

“先生误会,凡是来招贤馆的,吃住饮免费提供”

免费?那不怕被外面的人吃垮吗?

“先生有所不知,如今临淄,嘿嘿,说句自豪的话,还能饿肚子的恐怕就只有牢里的人”有关这个问题,孙策也多次说了法衍不人道,但后者认为,犯人就应当只有三分饱,一来不会闹事,二来这比受其它身体刑罚,更有引以为戒的效果,然而不得不说,但凡从牢里出去的人,就没有再犯过事,孙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客人点点头,这一路所见,尤其是进入齐国后,无论是百姓面色,还是神情状态,确实要比其它地方好了太多。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