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得到两个心腹之人,李致远一时心情大好,午饭时,忍不住让驿丞再加了两个菜,还叫了一壶好酒。
饭菜往房间里送了一份,卞敏儿、周倩娘和兰兰三个女儿家在房内用餐,李致远则带着周大壮、张家兄弟在楼下大堂边吃边聊。
吃了一阵后,李致远想起来还有些事情要吩咐,放下筷子道:“张文张武,吃完饭了你们哥俩随我去上路街拜访那个毕老爷。”
二人点头道:“是。”
李致远又转头对周大壮道:“大壮啊,待会你去府衙附近看看咱们的人,虽说有府衙里的差役看着,出不了什么大问题,不过你最好还是跟各个队正说说,让他们约束好众人,今晚好好休息,明天早晨就上路。”
“嗯,好。”
李致远继续道:“对了,刚才一闹差点忘了,除了毕懋康,你们还打听到什么?”
张武放下筷子,道:“我们哥俩问了一下,倒是听了不少,都出自徽州本地几个大姓,不是地主就是富商,士绅也有一些,例如倪思辉、姚宗衡、金声、吴孔嘉、黄愿素、汪元标、王文企等,这些人之前大都做过官,如今赋闲在家。”
“最让我们哥俩佩服的是金声,在徽州当地名声极好,老百姓都尊称他为金公、金翰林,他在休宁县组织了一千五百余乡勇,四处剿匪,让休宁、黟县、歙县的老百姓不受土匪盗贼的侵扰,对了,听说之前八百黔兵被杀,就是他带人干的。”
李致远想了想,好像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皱着眉默默地念叨:“金声……”
张文问道:“公子听过此人?我们哥俩当时听了他的事迹,都挺佩服的,这才是真正的能文能武啊,翰林带兵,还挺厉害的,一群乡勇就打得朝廷正规军全军覆没。”
李致远想了好半晌才想起这个金声,此人算是一个硬骨头的汉族英雄,建奴大军攻陷南京后,他和他的门生江天一率众在徽州起兵抗清,其实他早就不做官了,起兵抗清完全是出于民族大义。
金声在北京为官时,就上书崇祯皇帝,建议破格用人御敌,但未被采纳,心灰意冷之下托病辞职返乡,回老家后广集乡勇,训练士卒。
徐光启曾荐他修历书,他坚持不就,弘光朝建立后,任命他为左佥都御史,他也推辞不就。
而在弘光朝廷崩溃,南京失陷后,他却毅然起兵抗清了,以“杀虏者昌,降虏者亡”为口号,总督各路义军,连克旌德、宁国、宣城和泾县等地,一时声威大震。
金声与门生江天一等人依靠山关险隘固守绩溪,建奴大军久攻不克,同为徽州人的黄澍伪装束发,着大明衣冠,谎称率军来援,金声不及细查,放他入关,结果建奴大军乘机里应外合,攻占了绩溪,金声和江天一兵败被俘。
被押到南京后,金声同科进士洪承畴劝他投降,金声则大骂洪承畴,最后和江天一一同被杀。
李致远对金声、夏完淳之类的硬骨头是极为佩服的,只可惜这类人太少了,明末大多文人士大夫,贼来从贼,虏来降虏,毫无礼义廉耻之心,老百姓可以没有义务保朱家江山,但士大夫阶层可以说世受国恩,享受极高的待遇,结果却大多卖国、苟且偷生。
李致远点了点头,沉声道:“这个金公是个英雄,有机会一定要去拜访一下他。”
“哦,对了,今晚我要随唐知府去参加个晚宴,说不定就能见到这个金公,找机会结交一下。”
回到房间,三个女儿家也早已经吃完午饭了。
“敏儿,待会儿我要出去拜访个名人,晚上还要随唐知府去个晚筵,又不能陪你了……”
李致远有些歉疚,让几个女儿家整天闷在驿站里,自己跑来跑去,连面都见不到几回。
卞敏儿倒是不以为意,笑笑道:“夫君尽管去忙吧,不用管奴家的,待在驿站正好休息,再说有倩倩姐和兰兰陪着奴家,也不会无趣,我们在刺绣呢,又不是傻坐着。”
“嗯,你们聊吧,我已经吩咐驿丞了,晚上会准时送晚餐过来的,你们自己吃,我可能要比较晚才能回来。”
准备妥当后,李致远就带了张文张武两兄弟往上路街毕家宅院而去。
上路街在东门外,从东门出城再往北走个四五里地就到了毕家的宅院,依河而建,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坐北朝南,雅致灵修,马头墙、小青瓦极有特色,门楼、牌坊也比较多。
到了毕家大门处,张文上前敲门,没等多久,就有人来开门了,是位年约六十的老者,佝偻着背,见是几个陌生人,用浓重口音的徽州话问道:“你们找谁?”
张文道:“这是毕老爷府上吧?”
老者疑惑着点了点头。
张文继续道:“我家公子是新任的婺源知县,专程来拜访毕老爷的。”
“找哪位毕老爷?”徽州本地人大多聚族而居,不说清楚人家还真的不知道你是找谁的。
李致远上前道:“老人家,麻烦您通报一声,就说新任婺源知县李致远前来拜访孟侯公(毕懋康,字孟侯)。”
老者点了点头道:“公子请稍候,老朽这就去向我家老爷通报。”
等了一会儿,门又开了,还是刚才那位老者。
“公子快请进,老爷吩咐我请你进里面说话。”
三人跟着这个老者,穿过了两进院落,路过了一个天井,这才进了一个比较大的庭院,三弯两拐后,被带到了一个客厅。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